智通財經 APP 獲悉,近日,中信建投證券發表研報稱,2025年2月10日,2025年高階智駕將向10萬元甚至7萬元車型下沉,該戰略將使得同行業車企跟進,帶來全行業的智駕下沉。根據億歐智庫,2024年L2+(高速NOA)滲透率達到8%,L2+(城市NOA)則為0%,預計到2030年L2+(高速NOA)和L2+(城市NOA)的滲透率分別達到55%、25%。智駕平權背景下,智駕滲透率將快速提升,對應地,激光雷達、攝像頭、算力芯片、域控制器等環節將迎來出貨量增長和配置升級機會,車載電子元件需求有望爆發。
2024 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L2 級智能駕駛滲透率已達 50%,滲透率較高,但功能配置仍在持續升級,往 L2+/L3 級升級。2025 年 2 月 10 日,比亞迪召開智能化戰略發布會,推出自研的 “天神之眼” 技術矩陣,推動高階智駕向 7 萬級市場滲透,目標 2025 年實現 L2 + 車型占比從當前不足 10% 提升至 30%。除了供應鏈降本使得汽車 “加量不加價”,比亞迪還通過 DeepSeek 大模型強化數據挖掘與算法迭代,以軟件能力彌補硬件精簡,如天神之眼 C 級系統通過端到端模型實現類激光雷達的稠密點云效果,降低對高成本傳感器的依賴。根據億歐智庫,2024 年 L2+(高速 NOA)滲透率達到 8%,L2+(城市 NOA)則為 0%,預計到 2030 年 L2+(高速 NOA)和 L2+(城市 NOA)的滲透率分別達到 55%、25%。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智駕升級對感知系統豐富度提出更高要求,傳感器融合方案成趨勢。目前激光雷達搭載下探至 10 萬元車型,價格則降至千元水平,隨著自動駕駛級別逐步提高,單車搭載激光雷達數量有望增至 3 個以上,激光雷達領域國內禾賽、速騰等市占率已達 83%,處于主導地位。攝像頭方面,智駕升級推動單車搭載攝像頭數量增加、像素升級,環視、車內、ADAS 等攝像頭需求提升,智駕平權推動車載攝像頭從平均 4 - 6 顆向 11 - 12 顆升級,前視像素從 2M 向 5M、8M 甚至更高升級。此外,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的數量也在提升。
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域是智能汽車的主要新增點,艙駕融合將是未來重要演進方向,需要高算力的主控芯片來支持更復雜的自動駕駛模型與艙駕融合。智駕域控芯片呈現顯著的頭部效應,國產芯片廠商也在積極搶占市場份額。智駕方面 2024 年英偉達 Orin - X 憑借 210 萬顆裝機量,占據國內 39.8% 的市場份額,特斯拉自研芯片以 132 萬顆裝機量 ,占據 25.1% 的市場份額,華為、地平線也占據一定份額。座艙方面,高通一家獨大,占據 70% 的份額,其余玩家有AMD、瑞薩、芯擎、華為、芯馳等。國產芯片正快速崛起,國產替代趨勢下,未來有望獲得更高份額。
(1)PCB:隨著高階自動駕駛滲透率提升,單車搭載傳感器數量將有明顯增長,一方面將帶動 PCB 使用面積的增加;另一方面,自動駕駛系統多采用 HDI 板,PCB 價值量亦有望大幅提升。而智能座艙包含全液晶儀表、大屏中控系統、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抬頭顯示系統、流媒體后視鏡等多個電子系統,PCB 用量大幅增加。(2)連接器:由于整車電子電氣架構重構,連接器需在多元化應用場景中滿足更高性能標準。車端通信數據量大幅增長,對傳輸實時性要求不斷提高,高速連接器需求高斜率增長。
風險提示:供應鏈成本優化壓力、芯片供應協同挑戰、技術快速迭代的適配需求、數據應用的合規性管理、標準差異化的本地化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