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2024年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科技創新獎評審結果出爐,由中科海銳(廈門)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海銳”)參與申報的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科技創新獎是中國首個面向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全國性獎項,也是該領域的最高榮譽獎。中科海銳科研團隊介紹,空心玻璃微球的軟化學制備技術是一種通過溫和的化學條件制備空心玻璃微球的方法,與傳統的物理或高溫熔融法相比,該技術通常在較低溫度下進行,能夠更精確地控制微球的形貌、尺寸和成分。
長期以來,在空心玻璃微球這一關鍵材料領域,國外企業憑借先發優勢和技術壁壘,牢牢把控著核心原材料的生產與供應。
中科海銳科研團隊迎難而上,通過科研攻關和創新突破,成功研發出空心玻璃微球軟化學制備技術,這一成果打破了國外長期的技術壟斷局面,讓我國在該領域擁有了自主話語權。
必一運動
中科海銳科研團隊以空心玻璃微球為核心關鍵材料研發生產的浮力材料,已廣泛應用于深海探測、資源開發、裝備制造等多個關鍵戰略領域,成為推動行業進步的重要力量。
戴上AR眼鏡,啟動開關,清晰明亮的虛擬畫面瞬間躍然眼前,而現實視野卻依然通透無阻。這一智能顯示效果,源自廈門思坦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坦集成”)研發的0.13英寸Micro-LED(微發光二極管顯示器)微型顯示模組。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興起,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產業發展加速推進,對顯示設備和技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較其他技術,Micro-LED具有亮度高、功耗低、壽命長等優勢,被認為是AR近眼演示應用的終極方案。
思坦集成科研團隊介紹,一個黃豆大小的0.13英寸Micro-LED有30多萬個小燈珠,每個燈珠只有3微米,也就是頭發絲的二十分之一,且生產過程涉及非常多的技術,任何微小的錯位或損傷都會導致失效,因此Micro-LED量產難度大,具備量產能力的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屈指可數。
去年,思坦集成量產線正式投產,這是國內首條Micro-LED單片鍵合量產線,不僅為全球AR/XR市場帶來“同安屏”,也助力我國提升在Micro-LED領域的自主生產能力,減少對國外技術和設備的依賴。目前,思坦集成研發的Micro-LED已廣泛應用于AR眼鏡、車載投影等領域,自去年投產以來,訂單一直處于飽和狀態。
為擴大領先身位,思坦集成的科研團隊專注于新型顯示與半導體領域的技術攻關,于微米之間精益求精,不斷提升產品良率,目前已累計申請知識產權800余項,成為Micro-LED技術領域的領軍隊伍。
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傳統應急控制系統往往只能提供固定方向的疏散指引,而不能通過智能設備獲取第一手的災害信息,無法實現精準應急預警、疏散指揮,錯失最佳逃生與救援時機。如今,廈門亞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锝電子”)應急控制系統研發團隊歷經8年潛心攻關,成功研發出具備多模態情景自適應感知的應急控制系統,有效地改變了這一局面。產品已出口至澳大利亞、新西蘭、挪威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與全球前10大應急消防控制類品牌中的6家建立合作關系。
必一運動
研發團隊介紹,應急控制器模塊是這一創新成果的核心,可嵌入各類消防應急照明設備,通過與火災報警系統智能聯動,實時獲取火情信息,自動生成最優疏散路徑。系統采用多級CPU工作模式,每條回路的通信模塊都具備獨立的數據采集和運算能力,通過選擇藍牙無線和DALI有線兩種信號傳輸模式,實現人體精準定位、多傳感器融合、多模態控制等功能,使火場逃生實現了從“就近疏散”到“安全疏散”質的飛躍。
這項應急控制系統在技術上實現了多項突破。目前,該系統已獲得4項國內發明專利,研發團隊還參與制定了2項國家標準。可以說,亞锝電子應急控制系統研發團隊為全球智能應急控制領域提供了范本,彰顯同安制造向同安智造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