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移動機器人行業經歷了一段高速增長的黃金時期。那時候,市場需求旺盛,新技術層出不窮,仿佛每一刻都在見證行業的飛躍。
過去五年,移動機器人行業經歷了一段高速增長的黃金時期。那時候,市場需求旺盛,新技術層出不窮,仿佛每一刻都在見證行業的飛躍。
但今年,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和競爭的加劇,加上下游各行各業的需求都有所下滑,移動機器人行業增速開始放緩,中國移動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速從2021點的57.6%下滑到如今的8.75%,移動機器人行業回歸到了更為理性的市場均值。
面對這樣的挑戰,企業們作何應對?接下來,2025年,移動機器人行業又將走向何方?
11月27日,2024(第五屆)高工移動機器人年會暨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如期開幕。本次大會由高工移動機器人、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主辦,由步科、肇觀電子專場冠名。
大會主題為“越過山丘 洞見新機”,共有4大專場,超600位移動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嘉賓悉數到場。
高工咨詢董事長張小飛博士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今年整體經濟環境下行,移動機器人企業普遍受到限制,增速有所放緩,但是他認為這只是階段性的困難,更多的是要洞察生機和先機。
在《越過山丘 洞見新機》的主旨演講中,張小飛博士提到,2024年,中國移動機器人發生了很多新變化:銷量再創新高,預計2024年將超11萬臺;復合機器人增速超55%;AGV/AMR出口訂單占比超37%;無人叉車強勢增長為第二大品類;政府基金也從幕后到臺前。
“但企業產品創新的速度落后于行業效仿的速度,行業滄海橫流,亂局難料,應收賬款占比也大幅上升,盈利空間持續收縮,”張小飛認為,企業出海、延伸、合作,是求存的必經之路。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387.5億元,中國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118.56億元。預計到2030年,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2024-2030年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預估為15%。
在步科冠名的【開幕式專場:越過山丘 創新永續】中,步科市場與解決方案部總經理宋志海發表了《移動機器人極致集成動力技術探索與創新》的演講。他表示,無底線的價格戰不僅損害聲譽、擾亂市場,而且微薄的利潤也只會拖垮自己。生態持續惡化,創新必然遭阻,步科追求的,是高質量、低成本、快交付。降本不是只能靠減配,技術創新才能創造最優方案。
隨后,哥倫布智能聯合創始人胡公婁發表了《做深做透托盤搬運機器人》的演講。“十年前,我們發明了四向穿梭車,今天,我們改變了一個行業。”他表示,哥倫布智能始終聚焦場景,深耕行業,就是為了做深做透托盤搬運機器人,助力行業發展。
上海諾力智能總經理茆福軍發表了《AGV整車交付-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的演講。他介紹道,諾力四期車間采用“S”型布局,整個車間物流全部采用自動化設備與MES等系統構成了一個智能工廠,設計產能150萬臺,產能利用率超過70%。預計2025年,諾力五期新工廠將投產,面積達200000㎡,具備年產5萬臺新能源叉車生產能力。
AiTEN海豚之星首席科學家任沁源帶來了《具身智能在搬運機器人中的應用》的演講。他認為自動化機器人的使用是工業物流的必然走向,輕小機動工業車輛是工業物流絕對主力。但目前搬運機器人的智能水平無法滿足各種非標準化動態場景,具身智能算法提供了一種利用持續增強算力和日益豐富數據來提升機器人智能的途徑,從而滿足實際生產需求。
Bsports必一體育
賽力斯汽車物流規劃部部長盧岱燕在《智慧物流在超級工廠的應用》中表示,汽車供應鏈具有周期長、復雜度高、質量要求高、時效要求高的特點。讓汽車從制造走向“智造”,賽力斯運用物聯網、大數據、數字孿生、5G、A1、BIM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先進制造技術與ICT技術相結合,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通過“1平臺+1網+1軟+1硬”的智能制造架構,打造“智造”生態圈,向智能數字化轉型實現企業新制造,為高質量交付賦能。
翼菲移動機器人CEO張旭在《矛盾與統一-AGV賽道的藍海創新》演講中講到,當前是個矛盾的時代:業績要增長,裁員保利潤,業績不增長,虧損就變大,產品就落后,融資不順利……
“但是而機遇往往就是市場的空白。”他接著道,基于“人人都想造機器人、人人想要復合機器人、人人想要獨特的產品、最大的成本是部署”的認知,翼菲要做的是AGV行業的富士康。
極智嘉產品部揀選產品總負責人汪旭帶來了《一站式倉儲機器人方案的創新與應用》的演講。他表示,極智嘉致力于實現貨架到人、貨箱到人、托盤到人,成為一站式倉儲機器人合作伙伴,為企業創造真正的價值,塑造競爭力,增強反脆弱力,讓企業以“智”為伴,從容應對市場的風云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