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港股IPO,極智嘉計劃發行1.4億股H股,由于認購火爆最終發行1.614億股H股,發行定價為每股16.80港元,共籌資27億港元,創下迄今為止機器人企業港股IPO募資規模的最高紀錄,也是今年以來香港市場規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業IPO。
極智嘉成立于2015年,海外業務占比高、毛利率維持高位、具備大規模多機調度能力,是這家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公司目前的顯著特征。近日,極智嘉執行董事、首席技術官兼副總裁李洪波接受中國證券報專訪,談到公司成長十年走向上市的商業邏輯和路徑選擇。他表示,AMR倉儲機器人只是極智嘉將機器人技術落地應用的第一個場景,未來將拓展至更多行業。
祥峰投資是極智嘉的早期投資人,領投了極智嘉成立第二年時的A+輪融資。祥峰投資管理合伙人夏志進表示,當時機構正密切關注國內機器人與AI技術的落地應用機會,“我去考察了極智嘉在肇慶的一處倉庫,隔壁倉庫里就有其競爭對手的機器在運行。經過現場對比,我們認為極智嘉的產品在穩定性和速度上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看完后基本就敲定了這筆投資。”
AMR倉儲機器人是機器人賽道最早有實際應用場景的領域。根據灼識咨詢報告,AMR解決方案在倉儲自動化領域的滲透率已從2020年的4.4%增至2024年的8.2%,預計在2029年將進一步攀升至20.2%。2024年至2029年,全球AMR解決方案市場預計以超33%的復合增長率增長至1621億元。
Bsports必一體育
“倉儲物流賽道痛點非常明確、受益群體規模非常大,我們本著技術高大上、功能接地氣的標準,選擇了這一賽道。”李洪波說。
現代智能倉庫需要成百上千臺機器人在數萬平方米的空間內高效協同運轉。這意味著,多機器人協同調度能力和算法直接影響訂單履約效率、吞吐極限和運營成本,是客戶價值的核心技術支點。
一是硬件層面。AMR倉儲機器人類似于一臺新能源車,集合了新能源電池、電機、電控、安全等整套硬件技術,疊加四面墻之內的無人駕駛技術,使AMR機器人具備了弱具身智能的能力。據李洪波介紹,目前極智嘉機器人最快移動速度可達到每秒4.5米。
二是軟件層面。極智嘉的大模型能力,可以對倉庫內所有機器人進行線路規劃和調度,適配電商、零售、鞋服、醫藥等不同行業的物流服務場景。公開資料顯示,第三方物流巨頭UPS已單倉部署超千臺極智嘉機器人;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與極智嘉共同打造千臺級機器人倉,提升倉庫運營效率。“單一倉庫,極智嘉目前能做到最大的機器人調度規模是超過2000臺。”李洪波稱。
三是算法層面。極智嘉通過大數據和強化學習提升算法能力,以算法換效率,幫助物流服務降本增效。“我們通過大數據學習,在接到訂單后,會自動將高頻貨物及對應貨架前移,同時把低頻貨物及貨架實時后移。這種智能化系統能大幅縮短機器人的總體搬運距離,進而提升整體搬運效率。”李洪波表示。
這三個維度,分別對應了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機械效率、調度效率、算法效率。“尤其是后兩者,邊際成本可以做到零,由此產生的價值就非常大了。”李洪波說。
公司成立第二年,極智嘉開始拓展海外市場。夏志進表示:“極智嘉先去日本,然后去新加坡,再到歐洲,公司發展越來越快,融資的節奏也水到渠成。我們也很支持極智嘉的出海戰略,幫助其在新加坡拓展客戶、搭建團隊。”
招股書顯示,過去四年間,極智嘉營收規模逐步增長,毛利率明顯提升,其中海外業務為公司毛利率帶來支撐。
2024年,極智嘉72%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其中包括63家財富500強企業,客戶分布在歐美、亞太等40多個國家。2024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為34.8%。
錨定全球市場,是極智嘉選擇港股上市的原因。李洪波看到科技企業赴港上市熱潮,同時考慮到“港股是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的窗口”,決定赴港上市。
夏志進認為,近年來,機器人領域涌現出許多創業公司,中國各行各業對機器人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讓機器人產業“往前進了一步”,展現出中國創新的廣闊應用前景。
極智嘉招股書顯示,目前全球有近7萬臺極智嘉機器人在世界各地的倉庫中工作。
李洪波認為,中國豐富的供應鏈場景、公司的全球銷售網絡布局,是極智嘉達到目前毛利率水平的原因。他談到,過去十多年,我國電商行業飛速發展,為物流機器人帶來豐富的供應鏈場景,且訂單量彈性大,產品多樣,“這樣的需求場景在全球絕無僅有”,因此“在中國走通的物流機器人技術,在全球其他地方也能走通”。
同時,全球化銷售網絡的布局使產品規模效應顯現,降低了商業模式的邊際成本。另外,“AMR商業模式把原來的單機器人作業的模式升級為一個機器人集群系統,系統的效率為它打開了更多想象空間。”李洪波表示。
夏志進表示,“以前我們談中國企業出海,更多是低成本的制造業優勢,但事實上我們現在看到更多的企業,以產品品質、競爭力取勝。”
不過,極智嘉仍未盈利。財務數據顯示,在2022年、2023年、2024年,極智嘉的凈虧損分別為人民幣15.67億元、11.27億元和8.32億元,相應的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人民幣8.21億元、4.58億元和0.92億元。2024年,公司經調整EBITDA虧損大幅收窄至0.25億元,2024年經調整凈虧損率降至3.8%,虧損日漸收窄。
在談及盈利拐點何時到來時,李洪波表示:“公司造血能力在持續增強,公司虧損正大幅收窄,有望很快迎來盈利的拐點。”
夏志進認為,機器人在提升倉儲物流運營效率、工作準確度上還有發揮空間。“電商的訂單有高峰和低谷,很難靠人工去調節應對,機器人可以更輕松地處理訂單的波動。”他說。
祥峰投資十年前開始布局機器人賽道,近兩年機器人行業迎來風口,但夏志進認為,行業仍有諸多藍海。“未來隨著機器人應用場景拓展,相信還會有新的早期投資機會。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或者機器人軟件,機器人行業百花齊放,產業生態日益成熟,相信會有更多有意思的公司出現。”夏志進說。
夏志進認為,未來隨著具身智能大模型的進化,機器人硬件與人工智能大模型結合,會是行業下一步發展方向。創業者們需要把機器人的“大腦”做得更聰明。
李洪波表示,極智嘉創業的初心是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公司。機器人硬件、軟件和算法的技術,未來可以賦能各行各業。港股上市后,公司計劃將募集資金用于三個方面:一是持續投入研發,二是繼續拓展全球銷售和服務網絡,三是拓展機器人技術的更多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