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行業紛紛涉足“造人”熱潮之際,一家企業正以驚人的速度在相關領域布局,它就是比亞迪。近日,比亞迪與北汽在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PaXiniTech,簡稱帕西尼)項目上再次相遇,兩家企業均對帕西尼進行了投資。
據天眼查App顯示,帕西尼在2024年4月22日獲得了比亞迪的超億元戰略投資,此前在6月,它已經引入了北汽產投作為股東。這筆投資不僅是比亞迪本年度首次重大的股權投資,也是其在具身智能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投資。
比亞迪在“造人”領域的策略顯得尤為獨特,它同時采取了自研和投資的雙重路徑。早在2022年,比亞迪就成立了智能化研究團隊,并在去年的招聘信息中透露了人形機器人、雙足機器人、四足機械狗等研究方向。據傳,比亞迪十五事業部已經啟動了名為“堯舜禹”的人形機器人項目。
帕西尼成立于2021年6月,由日本早稻田大學菅野重樹教授的弟子許晉誠創立。早稻田大學的菅野機器人實驗室曾研發出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這為帕西尼的技術基礎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帕西尼發布了全球首款搭載HAPTA異構多核陣列軟硬件架構的ITPU多維觸覺處理單元,以及基于觸覺與視覺多模態感知模型和前沿AI算法的人形機器人TORA-ONE和觸覺靈巧手DexH系列。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觸覺傳感器是機器人“感知覺醒”的關鍵,也是中國的“卡脖子”技術之一。經過全球觸覺傳感技術路線的系統性評估,比亞迪選擇了帕西尼自主研發的6D霍爾陣列式觸覺傳感技術方案。該方案可以實現超高觸覺采樣,捕捉六維力、材質、溫度等多種觸覺感知信息,并進行遠超人類的高頻輸出,為具身智能體提供豐富的觸覺交互信息。
帕西尼發布的DexH13多維觸覺靈巧手集成了1140個ITPU多維觸覺傳感單元,能夠實現多維陣列力感知及多種物理屬性的實時解析。其手部搭載高清相機,配合靈活的運控能力和高精度力控,可以精準執行復雜動作,如易碎品抓取、精密裝配等。
TORA-ONE則是帕西尼發布的業界首款多維觸覺人形機器人,擁有53個自由度,配置多自由度靈活雙臂和4指仿生靈巧手。它能夠快速自主學習和適應不同環境,完成多種場景下的交互協作。TORA-ONE的底盤和軀干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可根據不同需求實現功能的靈活配置。
帕西尼是國內少數能夠實現高精度多維觸覺傳感器自主可控,并擁有完整產品矩陣的企業。這正是比亞迪在投資智元機器人近兩年后,再次入股帕西尼的關鍵原因之一。比亞迪與帕西尼的合作將是一次全方位的產業協同,無論是傳感器、靈巧手還是人形機器人,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早在2023年8月,比亞迪就成為了智元機器人的早期產業投資方,盡管持股比例不高,但雙方的合作頗具看點。在2024年10月的深圳國際車展上,智元機器人的遠征A1機器人就在比亞迪展臺進行了現場演示。
帕西尼成為比亞迪在“造人”道路上直接投資的第二家創業公司。目前,比亞迪持有帕西尼13.3738%的股份,是第一大外部股東。帕西尼還與優必選有著深厚的合作關系,盡管優必選沒有獲得比亞迪的直接投資,但雙方的合作卻十分順暢。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在比亞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上,比亞迪宣布將投入1000億元用于發展人工智能和汽車相結合的智能化技術。這一舉措為比亞迪在具身智能領域的布局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使其能夠用“自研+投資”兩條腿走路。
比亞迪的智能化研究團隊已經開發完成了工藝機器人、智能協作機器人、智能移動機器人、類人形機器人等產品。比亞迪第十五事業部還成立了專注于具身智能領域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內部代號為“堯舜禹”的人形機器人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無論是自研還是投資,比亞迪與合作伙伴在產業協同上的“技術復用”是焦點。比亞迪與帕西尼、智元機器人、優必選等公司的合作涵蓋了機器人關節的驅動器、減速器、六維力傳感器以及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同時,比亞迪還能將汽車領域的電池、電機、熱管理等技術復用于人形機器人,從而縮短研發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