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9日機器人(300024)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5年5月9日召開業績說明會。
答:公司從成立至今形成從零部件、本體到應用的機器人全產業鏈,與國際先進的機器人企業相比,國內機器人企業發展時間短,應用積累的數據信息庫相對小,目前機器人產業處于快速騰飛階段,是國內機器人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的最佳時機,機器人不再是解決某項生產加工作業的機械設備,機器人正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革新,機器人技術將會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機器人行業正在經歷著快速的發展,其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機器人的外形將會更加具象化與人性化,也將逐步應用于更多新的領域,如半導體、新能源、智慧醫療、智慧教育、金融、國防等千行百業。
答:2025年,公司將圍繞“求新謀變”,以“提升技術創新力、提升盈利能力、提高市場份額、提升效率”為主線應對外部環境及行業市場需求的新變化;技術研發方面,在保持迭代更新的同時,將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及產品的落地;產業拓展方面,公司將深入推動“以資本力量助推企業發展”的理念,瞄準國家戰略,圍繞機器人上下游產業鏈,以開放合作的態度,與優秀企業、實力雄厚的資本共同開展合作,孵化具有高度競爭力和良好成長性的特色業務,反哺主營業務,形成可持續的、可循環的健康發展新形態。
問:公司本期財務報告中,盈利表現如何?公司 2024年研發投入是多少?同比是否有增長?
答:2024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創歷史新高,實現 41.38億元,同比增長 4.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94億元,毛利率 14.62%,同比增長 0.84%。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與毛利率均有所上升。2024年度,公司研發投入 3.01億元,同比增長3.6%。具體情況詳見公司 2024年年度報告。
問: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老年用品產品推廣目錄》中收錄了新松公司生產的家庭陪護機器人產品,請問該產品主要應用在哪些場景?
答:養老康復機器人在部分康復醫院和養老機構實現示范應用,公司也將持續開發醫療康養領域新產品,以滿足市場新應用。
答:公司“3+3+N”戰略,即依托核心優勢,向核心業務集中優勢資源,即在業務方向上縱向形成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 3大核心產品領域,以及焊接自動化、裝配自動化、物流自動化 3大應用技術,瞄準國家戰略,孵化新興業務,通過戰略投資合作,在業務模式上橫向形成 N個戰略行業產業,通過戰略資本培育新興業務實現快速發展,增值主營業務,形成可持續的、可循環的健康發展新形態。通過加強研發創新,逐步邁向價值鏈高端,著力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集中公司優質資源,發揮各業務單元聯動性,做強主業,推動公司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在全球貿易爭端頻發、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的宏觀背景下,公司將利用技術研發與應用的先進性,積累戰略客戶合作的優勢,在深挖原有市場同時,做大戰略市場;面對國際知名廠商前沿技術的快速升級、制造能力不斷提升等諸多方面的挑戰,公司將持續加大研發力度,以市場為導向進行技術創新,發揮控股股東的技術沉淀及人才資源的優勢,并通過長效激勵吸引核心人才;在人員規模、經營規模、業務范圍持續擴大的情況下,公司將通過明確發展定位,推進管理變革,加強成本管控,優化業務流程和組織架構等措施提高公司決策水平和風險管控能力;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復雜可能會給公司海外布局帶來挑戰,對此,公司將密切關注相關政策變化,加強對國際市場的研判和風險識別,通過全面考察海外當地市場的投資環境,結合本地企業的實際需求,謹慎布局。
問:公司已連續多年未分紅,近幾年公司降本增效是否有成效,公司利潤何時轉正且分紅派息?
答:公司在降本增效成果方面,營業成本項下如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同比已實現下降。近年受市場環境及競爭加劇因素等影響,公司業績承壓明顯,公司已通過深度拓展國內外市場、推進降本增效,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經營質量。公司也將結合企業自身發展和資本市場情況,研究切實可行的方案,持續加強市值管理工作,不斷提升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
答:外部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復雜多變既是挑戰亦是機遇。2024年公司海外業務營收占比約為 12.25%,目前受此影響有限。公司將通過逐步完善海外布局網絡,以東南亞為始發點,不斷夯實在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德國、日本、墨西哥等多國的市場營銷和本土化服務,通過分散地域風險、強化技術創新與產業競爭力,提升海外市場份額。
答:公司擁有自主創新優勢,累計完成國家科技攻關 800余項,主導制定機器人領域多項國家標準,掌握工業機器人控制、伺服系統、3D視覺等核心技術,擁有專利超 700項;公司具有人才優勢,在研發、生產、銷售業務領域擁有技術人才和復合型管理人才,培養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為核心力量、具有創新活力的團隊;公司產品品類豐富,產品線覆蓋工業、移動、特種機器人三大類,涵蓋從輕型到重載的全系列機型,并通過 ISO9001質量管理等四大體系認證,實現性能對標國際競品;公司具有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優勢,服務汽車、半導體、新能源等 20余個行業頭部客戶,形成了抗風險能力強、行業覆蓋面廣的全球化客戶生態,在機器人領域樹立了技術領先、質量可靠、解決方案完備的品牌形象。
答:公司在逐步完善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的標準品營銷網絡,部分醫療類產品已在電商渠道銷售,部分品類的工業機器人標準產品目前通過代理模式進行銷售。
答:2024年公司半導體裝備業務板塊營業收入約為 5.74億元,同比實現快速增長。目前公司該業務領域的主要產品包括大氣機械手、真空機械手等系列產品、EFEM、真空傳輸平臺,主要應用于刻蝕、薄膜、離子注入等工藝環節及領域,廣泛服務于硅片生產、晶圓加工、先進封裝及封裝測試等半導體制造全產業鏈,為客戶產業鏈及供應鏈安全的穩定提供多元保障,產業化應用已初具規模。2024年,公司以增資擴股方式助力半導體業務板塊的發展,為下屬全資子公司沈陽新松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引入包括北京集成電路裝備產業投資并購基金(有限合伙)、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中微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巖泉科技有限公司、無錫華海金浦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共 9家戰略投資者,產業鏈協同效應顯著,進一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
答:中國工業機器人 2024年增速有所放緩,公司工業機器人業務板塊亦受此影響,承壓明顯;公司半導體裝備業務板塊受益于國產替代帶動國內下游需求的擴張,2024年營收約 5.74億元,同比增長約 99%,實現較快發展。
答: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4年修訂)》,無退市風險。
問:什么是具身智能?關注到公司已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具體有哪些發展計劃?關于人形機器人的研發進展如何?
答:現階段,人工智能(AI)正通過技術滲透推動全要素生產率的躍升,而具身智能與人工智能的共生進化,是從“云端大腦”到“物理觸手”的范式躍遷,如通用大模型通過海量文本訓練獲得類人邏輯推理能力,而具身智能是通過機器人本體在物理世界中的觸覺反饋、運動控制與環境交互,形成“認知-行動”的共生循環。未來,對于具身智能的形態將呈現多元化的發展,并非統一標準形態,既包含機器人這類通用載體,也涵蓋垂直場景下的功能化設備,如具身智能可以通過雙足行走及多關節運動模擬人類動作的“人形態”,也可以為以汽車、無人機為載體通過多傳感器融合實現環境感知和自主決策的自動駕駛載具形態,或者在智能制造中完成高精度裝配、柔性生產任務的機械臂及四足機器人形態等。公司已于近日正式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將承載前沿技術的研發使命,2025年公司將加速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及產品的落地,以實現“前瞻儲備—研—產—用”生態體系的構建。
問:公司的發展現狀如何?未來的發展規劃中,具體將采取哪些措施以應對業績下滑壓力?
答:公司自 2022年重新定位自身戰略以來,聚焦主業發展、強化技術創新引領、實踐降本增效、加速海外布局,始終堅定實施“3+3+N”戰略。近三年,公司營業收入與毛利率的逐年提升,有效實現綜合降本,促進管理效能的提升。2025年,公司將圍繞“求新謀變”,以“提升技術創新力、提升盈利能力、提高市場份額、提升效率”為主線應對外部環境及行業市場需求的新變化;技術研發方面,在保持迭代更新的同時,將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及產品的落地;產業拓展方面,公司將深入推動“以資本力量助推企業發展”的理念,瞄準國家戰略,圍繞機器人上下游產業鏈,以開放合作的態度,與優秀企業、實力雄厚的資本共同開展合作,孵化具有高度競爭力和良好成長性的特色業務,反哺主營業務,形成可持續的、可循環的健康發展新形態。
答:企業發展質量是市值管理的基礎,公司深知股東對于股價的關切,近年來公司聚焦發展戰略,積極建立與投資者良好的互動關系,未來公司也將堅持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股東創造價值為目標,根據實際發展情況以及發展計劃,合理、合規地運用市值管理方式提升公司的投資價值。同時,公司亦將持續與股東及廣大投資者保持有效的溝通,加強與資本市場的交流,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資者關系管理等工作。
必一運動官網
機器人(300024)主營業務: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成套裝備系統的研發、制造及銷售。
機器人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88億元,同比下降6.14%;歸母凈利潤-5026.64萬元,同比下降24.51%;扣非凈利潤-6510.27萬元,同比下降12.16%;負債率61.01%,投資收益-389.59萬元,財務費用482.28萬元,毛利率14.64%。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凈流出2.88億,融資余額減少;融券凈流出335.69萬,融券余額減少。
以上內容為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網信算備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