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8月3日《人民日報》報道,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的消息: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30.2萬套,連續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在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業機器人在生產作業(7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必一運動
工業機器人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機器人,作為一種可編程操作機,它具備自動控制的操作和移動功能,能完成各類作業。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自2015年首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召開以來,我國在工業機器人方面持續加大投入,提升科技含量,已連續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這一成績是我國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彰顯了我國在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領域的強大實力。同時,我國機器人產業一路高歌猛進,實現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科技創新突破。正如專家介紹,2024年我國機器人專利申請量占全球機器人專利申請總量的2/3。從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驅動到智能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曾經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已被徹底改寫,如今我國已構建起豐富的自有產品譜系,為產業發展筑牢了堅實根基。
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國堪稱全球機器人產業的“巨擘”。作為全球第一大機器人生產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從2015年的3.3萬套躍升至2024年的55.6萬套,服務機器人產量在2024年也達到1051.9萬套,同比增長34.3%。同時,各地紛紛布局機器人創新中心,北京、上海分別成立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浙江、安徽、湖北、廣東、四川等地均成立省級機器人創新中心,形成了區域協同、技術共享、聯合攻關的良好態勢。整機企業發揮龍頭引領作用,帶動上下游零部件企業協同發展,產業鏈生態愈發完善。
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拓展。它已廣泛融入國民經濟71個行業大類、236個行業中類,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躍居全球第三,成為推動制造業智能化升級的關鍵力量。服務機器人同樣不甘示弱,在家用、倉儲物流、商用、養老助殘、醫療康復等領域滲透率顯著提升,尤其是在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中,國際數據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廠商出貨量占比高達84.7%,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可以說,如今人形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深度融合的高階形態,正成為產業發展的新風口。正如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所表示,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深度融合的產物,是機器人的高階形態和具身智能的良好載體。我國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性、靈巧性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整體水平躋身全球第一方陣。可以預見,未來它將在家政服務、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等眾多領域大顯身手,拉動新消費、催生新產業、創造新就業,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連續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是榮譽,更是鞭策。面對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我們應繼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拓展機器人應用邊界,完善產業生態,讓機器人產業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在全球科技與產業競爭中持續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