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注定是科技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被廣泛譽為 “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元年” 。這一年,科技巨頭們紛紛下場,為機器人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熱度與活力。
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其研發的人形機器人 Optimus 無疑是焦點之一。從最初的亮相到不斷升級迭代,Optimus 的每一次進步都吸引著全球目光。2024 年,特斯拉展示了 Optimus-Gen2 的卓越表現,視頻中它穩穩接住拋來的網球并靈活放下,步行速度提升 30%,平衡感和身體控制能力顯著改善 ,手部靈活性也大幅提升,這讓人們對其未來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充滿遐想。馬斯克更是信心滿滿地表示,未來幾乎每個人都會擁有一臺甚至更多的人形機器人,若進展順利,2026 年 Optimus 產量將達 5 萬到 10 萬臺,2027 年再增 10 倍 。
華為也不甘落后,2024 年 11 月,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正式運營,并與 16 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實際上,華為早在 2022 年就已悄然布局機器人領域,2023 年成立東莞極目機器有限公司,還競得產業用地打造產業園區,內部人形機器人也在不斷進行測試版本迭代 。寧德時代同樣投身其中,已成立 20 人左右團隊,在機器人本體研發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獲得 10 項與機器人相關的專利,涵蓋移動機器人、物料抓取機器人等多個領域 。
在國內,資本對機器人賽道的熱情持續高漲。據中國機器人網不完全統計,2024 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共發生約 200 起投融資事件,金額總計超 200 億。其中,人形機器人賽道表現尤為亮眼,融資總額超 70 億,融資事件達 27 起,占過億 / 近億融資事件的 49% 。眾多創新型企業憑借技術實力和市場潛力,在投融資市場中嶄露頭角,大量資金的涌入加速了人形機器人技術的迭代升級和商業化應用的落地推廣。
在這股洶涌的機器人熱潮中,有一家企業脫穎而出,它就是被稱為機器人龍頭的 ——[公司名稱]。
在機器人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領域,其產業鏈猶如一條錯綜復雜的巨龍,貫穿眾多領域,涉及的公司更是數不勝數。目前,國內外通用人形機器人整機公司數量已達 150 家左右,其中國內就占據了 80 多家 ,多數由高校的學生和教師創業而來。我國在人形機器人技術專利申請方面成績斐然,累計申請 6618 件,成為全球申請數量最多的國家 。
作為科技含量極高的產品,人形機器人的典型特征便是產業鏈長,涉及眾多核心零部件,如伺服系統、滾珠絲杠、減速器等 。這些零部件如同機器人的 “心臟”“骨骼” 和 “關節”,每一個都至關重要。其中,伺服系統能精確控制機器人關節的運動,使其動作精準;滾珠絲杠則在傳動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保障機器人的平穩運行;減速器更是不可或缺,它不僅應用廣泛,而且價值量相對較高,在機器人的動力傳輸和運動控制中扮演著核心角色。
減速器下游涵蓋起重運輸、水泥建材、機器人、重型礦山、冶金、電力等眾多領域,在這些領域中,起重運輸、水泥建材、機器人分別占據應用市場前三名,價值占比分別為 25%、15% 和 11% 。減速器制造堪稱一項復雜的 “系統工程”,在工藝、材料、設備等多個環節都存在著較高的技術壁壘。不同類型的減速器,其技術難點也各有側重。RV 減速器的主要挑戰在于高精度部件的制造,這對加工精度和裝配技術提出了極高要求,需要精湛的工藝和先進的設備才能確保其高精度運轉;諧波減速器的難點集中在柔輪材料的選取與處理,以及加工過程中的特殊工藝,如熱處理等,柔輪材料的性能直接影響諧波減速器的使用壽命和傳動精度;行星減速器的核心技術則在于實現高加工精度,以滿足機器人對運動精度的嚴格要求。
從市場格局來看,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諧波減速器和 RV 減速器市場,仍然被國外廠商占據主導地位。外資品牌哈默納科憑借多年積累的技術專利以及在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的先發優勢,占據了諧波減速器全球份額的 80% 以上 ,其產品以高精度、高可靠性著稱,在高端機器人領域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納博特斯克則壟斷了 RV 減速器全球份額的半壁江山 ,在工業機器人的關節傳動中,納博特斯克的 RV 減速器是眾多國際知名機器人品牌的首選。2023 年,國內減速器市場規模約在 1400 億左右,然而國內廠商的市占率卻不足 30% ,這也意味著隨著國內廠商技術的不斷突破,逐步打破國外壟斷,國產替代的市場空間極為廣闊,充滿了無限的發展潛力。
在國內減速器廠商中,有三家企業脫穎而出,備受關注。綠的諧波專注于諧波減速器的研發與生產,憑借其在諧波減速器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和持續創新,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中大力德和雙環傳動則致力于 RV 減速器的發展,在 RV 減速器市場中積極拓展,不斷提升自身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
從業績層面來看,三家企業各有特點。雙環傳動在營收和凈利潤方面都展現出了絕對的優勢,并且業績增速十分突出,猶如行業中的一匹黑馬,一路高歌猛進。反觀諧波減速器龍頭綠的諧波,雖然在減速器技術領域擁有深厚的底蘊,但營收規模在三者中卻是最小的。不過,當我們深入研究具體的減速器業務時會發現,收入情況的差別并沒有那么顯著。2024 年上半年,綠的諧波、雙環傳動、中大力德減速器收入分別為 1.46 億、2.57 億、1.26 億 ;毛利率分別為 39.70%、31.98%、21.38% 。由此可見,綠的諧波的減速器業務盈利能力最強,其在技術研發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使得產品在市場上具備較高的利潤空間;雙環傳動不僅收入最多,毛利率也較為可觀,這得益于其規模化的生產和廣泛的市場布局;而中大力德的減速器業務盈利能力相對較弱,在成本控制和市場拓展方面可能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必一運動
在機器人減速器領域,雙環傳動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星。2018 年,雙環傳動成功實現 RV 減速器的量產,這一突破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打破了日本企業長期以來的壟斷局面 。此前,日企憑借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生產工藝,將 RV 減速器的價格高高抬在萬元以上,而雙環傳動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將價格直接打到 3000 元以下,讓更多的企業能夠用上性價比更高的減速器,極大地推動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2020 年,雙環傳動做出了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決策,將減速器業務拆分,成立了子公司環動科技。這一舉措猶如為減速器業務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環動科技得以專注于減速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分拆之初,環動科技在中國 RV 減速器市場的占有率僅為 5.25% ,但憑借著雙環傳動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環動科技自身的不懈努力,在接下來的三年里,環動科技的市場份額迅速擴大。2021 年 - 2023 年,環動科技在中國 RV 減速器市場的占有率分別為 10.11%、13.65% 和 18.89% ,增長勢頭十分強勁,成為國產廠商中的佼佼者。與此同時,曾經占據中國 RV 減速器市場半壁江山的納博特斯克,其市場份額從 2020 年的 54.80% 下降到了 2023 年的 40.17% ,此消彼長之間,充分彰顯了雙環傳動在 RV 減速器領域國產替代進程中的卓越表現和強大實力。
雙環傳動的業務布局廣泛而多元,涵蓋了多個重要領域。在汽車領域,無論是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雙環傳動都占據著重要地位。其產品廣泛應用于車輛的電驅動系統、變速箱、車橋等關鍵部位,為汽車的高效運行提供了可靠的傳動支持。在乘用車領域,雙環傳動與眾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標桿客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其中包括全球領先電動車制造企業、比亞迪、廣汽集團、豐田、蔚來、日電產、舍弗勒、博格華納等知名企業 。這些合作不僅體現了雙環傳動產品的高品質和可靠性,也為其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在工程機械領域,雙環傳動的齒輪產品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各類工程機械的動力傳輸和運動控制提供了關鍵支持。在電動工具、軌道交通、風電等領域,雙環傳動也積極布局,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產品,在這些領域逐漸嶄露頭角。
從財務數據來看,雙環傳動的表現十分亮眼。2020 年以來,公司業績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營收從 2020 年的 36.64 億一路攀升至 2023 年的 81.34 億 ,凈利潤也從不足億元增長到 2023 年的 8.16 億 ,增長幅度令人驚嘆。尤其是 2021 年,凈利潤增幅高達 536% ,猶如一匹黑馬在行業中脫穎而出。2024 年,雙環傳動延續了這一良好的發展勢頭,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0.16 億元 - 10.36 億元,同比增長 24.45% - 26.90% 。
在眾多業務中,新能源汽車齒輪和減速器業務成為了雙環傳動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齒輪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雙環傳動憑借其在齒輪制造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和先進的生產工藝,迅速抓住了這一市場機遇,不斷擴大產能,提升產品質量,滿足了下游客戶對新能源汽車齒輪的大量需求。其減速器業務,尤其是 RV 減速器,在國產替代的大趨勢下,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為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以 2023 年為例,雙環傳動在新能源汽車傳動齒軸產品收入上實現了 27.6% 的占比 ,新能源汽車齒輪業務的強勁增長,為公司整體業績的提升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雙環傳動在資本市場上備受青睞,是十大外資重倉股之一 。眾多知名外資機構紛紛重倉持有雙環傳動的股票,其中施羅德基金、比爾蓋茨基金等長期重倉,對雙環傳動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股神巴菲特也對雙環傳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爆買 3.4 億 ,這一舉動無疑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目光,進一步提升了雙環傳動在資本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不僅如此,雙環傳動還受到了眾多機構的高度關注和深入調研。2024 年,就有 371 家機構扎堆調研雙環傳動 ,這些機構涵蓋了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它們通過對雙環傳動的實地考察、與公司管理層的深入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公司的業務發展、技術創新、市場前景等情況。機構的密集調研,一方面反映了市場對雙環傳動的高度關注和濃厚興趣,另一方面也表明雙環傳動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和巨大發展潛力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眾多機構的青睞,為雙環傳動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和強大的市場信心,有助于公司在未來的發展中進一步擴大規模、提升技術水平、拓展市場份額,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展望未來,人形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高盛在研究報告中預測,到 2035 年,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380 億美元 ,遠超此前的 60 億美元預測。花旗全球洞察的分析師更是大膽預測,到 2050 年,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7 萬億美元 。隨著人形機器人市場的逐步擴大,作為核心零部件的減速器需求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這無疑為雙環傳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然而,雙環傳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在競爭方面,隨著機器人市場的火熱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涌入減速器領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國內眾多企業如中大力德、秦川機床、昊志機電等都在加大 RV 減速器的布局 ,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市場份額,這對雙環傳動的市場地位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在技術層面,雖然雙環傳動在 RV 減速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的突破,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人形機器人對減速器的精度、穩定性、壽命等方面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如何在這些關鍵性能指標上進一步提升,以滿足未來人形機器人大規模應用的需求,是雙環傳動面臨的重要技術挑戰。此外,原材料價格的波動、人力成本的上升等因素,也給雙環傳動的成本控制帶來了壓力,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性價比,也是公司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面對這些挑戰,雙環傳動積極采取應對策略。在技術研發上,持續加大投入,不斷提升自身的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公司擁有一支專業的研發團隊,專注于減速器技術的創新和升級,致力于攻克關鍵技術難題,提高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在市場拓展方面,積極與國內外的機器人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不斷擴大市場份額。通過與客戶的緊密合作,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策略,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在成本控制上,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加強供應鏈管理等方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總體而言,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憑借在機器人減速器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龐大的市場份額、多元化的業務布局以及強大的研發實力,雙環傳動在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浪潮中占據了有利的位置。只要能夠持續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有效應對各種挑戰,雙環傳動有望在未來的人形機器人市場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繼續書寫其在機器人領域的傳奇篇章,成為推動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 2024 年開啟的機器人熱潮中,雙環傳動以其 70% 的市占率強勢崛起,成為當之無愧的機器人龍頭。從打破國外減速器技術壟斷,到憑借多元業務實現營收利潤雙豐收,再到獲得資本巨頭的青睞與加持,雙環傳動在機器人產業鏈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盡管未來面臨著競爭加劇、技術升級等挑戰,但雙環傳動憑借自身的技術積累、市場份額和研發實力,有望在人形機器人市場的廣闊藍海中破浪前行。對于投資者和關注科技發展的讀者來說,機器人行業無疑是未來最具潛力的賽道之一。雙環傳動的成功不僅為行業樹立了標桿,也為我們揭示了科技變革下的投資機遇和發展方向。讓我們共同期待雙環傳動在機器人領域創造更多輝煌,也期待機器人技術為人類生活帶來更多的驚喜與改變 。
您這里文中討論到雙環在機器人中有70%的市占率,是指其減速器在人形機器人中的占比嗎,還是說他的新能源齒輪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