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間,港交所官網顯示,合肥優艾智合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優艾智合”)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遞交上市申請,計劃通過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中金公司601995)擔任獨家保薦人。
據招股書,優艾智合是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術并率先實現規模應用的機器人廠商之一,其業務主要聚焦移動操作機器人。如果上市成功,優艾智合將成為港股市場“移動操作機器人第一股”。
這家由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團隊創立的公司,在短短8年時間內已發展成為全球收入最高的工業移動操作機器人企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2024年收入計算,優艾智合在全球工業移動操作機器人公司中排名全球第一。
優艾智合的創業故事始于西安交通大學的實驗室。其創始人、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董事會主席張朝輝系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其本科至博士階段主攻的便是機器人技術,在校期間主導研發了多款機器人原型。
2017年5月,張朝輝帶領4位西安交大博士團隊南下深圳創業,瞄準移動操作機器人賽道,初期憑借全球首款商用車輛巡檢機器人(ARIS-V)拿下米其林百萬訂單,并開發出應用于海關危化品檢測的機器人,奠定技術落地能力。
具體來講,優艾智合的業務是為半導體、能源化工、鋰電、3C及其他制造、公用事業等眾多行業提供“一腦多態”具身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包括高泛化工業具身智能模型以及具備感知、移動、操作能力的多形態機器人,實現在工業物流和巡檢運維兩大場景中的規模化落地。
優艾智合的收入增長很快,2022年至2024年,優艾智合的營收分別為0.78億元、1.08億元和2.5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80.9%;今年上半年,優艾智合的營收從2024年同期的1.00億元增加27.0%至1.27億元。
公司毛利率也持續提升,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11.2%、26.1%、35.2%,2025年上半年則達38.1%。優艾智合在招股書解釋,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規模效應下采購及制造成本降低,以及高毛利的半導體行業解決方案收入占比上升。
從應用場景來看,優艾智合的收入主要來自工業物流與巡檢運維兩類解決方案。2024年全年,工業物流與巡檢運維分別占收入的54.2%與45.8%;而在2025年上半年,工業物流收入達0.78億元,占比升至61.3%。
其中巡檢運維業務毛利率持續高于工業物流,2025年上半年已接近56%。毛利提升主要因半導體與能源客戶比重提升。
從垂直行業分布來看,優艾智合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主要來自能源及化工、半導體及3C制造三大行業,合計占比分別為85.0%與71%。其中,半導體行業客戶復購率高達83%;鋰電池行業客戶復購率高達92%;3C及其他制造業客戶復購率整體高達83%。
據了解,從2017年實現具身智能產品的銷售至今,優艾智合已累計完成超過600個工業具身智能場景落地項目,業務覆蓋中國、日本、韓國、德國等30余個國家及地區。
截至2025年9月22日,優艾智合的產品已獲得全球范圍超300名客戶的認可,其中超50名《財富》500強客戶,2024年復購率超過70%。其與半導體行業和能源化工行業的頭部客戶深度合作,與全球前三大半導體晶圓代工廠中的兩家廠商和國內頭部電網集團和能源集團均存在緊密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優艾智合與西安交大共建的研究團隊基于機器人的場景適應性,推出了“一腦多態”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后者采用多模態通用基座大模型+“一腦多態”端側具身模型的混合架構,實現了不同形態機器人的運動控制,并完成場景應用初步驗證。
必一運動
今年4月,優艾智合執行董事兼首席戰略官梅婉箐在深圳具身智能產業化發展座談會上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過去公司基于工業場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在半導體工業場景深耕近7年,“當前公司基于客戶的應用場景推出一些行業類垂直模型,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工藝中的痛點。公司’一腦多態’的具身模型將繼續深耕半導體、精密制造、能源化工等領域,持續提供解決方案。”
近年來,全球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步入蓬勃發展的黃金階段。優艾智合所聚焦的移動操作機器人領域,以兼具操作和移動能力展現出高度的智能性和適應性,釋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全球移動操作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規模滲透率將由2024年的11.2%增長至2030年的42.7%。
得益于廣闊的發展前景,優艾智合獲得了不少投資人的青睞,包括SIG、藍馳創投、松禾資本、IDG、軟銀亞洲為等知名風投及地方產業投資。據統計,成立以來,優艾智合累計完成9輪融資。
此次IPO,優艾智合擬將募集所得資金凈額用于持續推進具身智能技術,并提升相關研發能力,以鞏固技術領先地位;多功能中心的建設和升級,該中心擬具備研發、運營、組裝及產品測試等功能;提升國際品牌影響力和加強市場參與度;選擇性地尋求國內外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生態系統的戰略聯盟、投資及收購機會等。
必一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