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以及終端應用種類更加豐富,傳感器市場需求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2023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13971.0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中國傳感器產業發展尤為迅速,市場規模達到3644.7億元,同比增長14.9%,遠高于全球增長率,其主要得益于中國在工業自動化、智能家居、智能交通以及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和技術創新。此外,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對高科技產業的扶持政策以及不斷增加的研發投入也為傳感器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未來,傳感器將朝著智能化、微型化、低功耗和高效率方向發展,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為經濟和科技創新注入新的活力。預計到2026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到5547.2億元。
圖1 2019-2023年全球和中國的傳感器市場規模與增長(單位:億元)
中國傳感器四大應用領域分別為消費電子(23.7%)、汽車電子(22.7%)、網絡通信(20.3%)、工業制造(19.9%)等。在這些領域中,消費電子領域占據傳感器市場最大份額,其主要用在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等產品上;汽車電子領域作為第二大應用領域,傳感器主要用于提升車輛的安全性、舒適性和智能化水平,推動了自動駕駛技術和智能座艙的發展;在網絡通信領域,傳感器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和服務智能化管理,為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持;在工業制造領域,傳感器用于優化智能工廠和自動化生產流程,提升生產線的效率、質量和靈活性。未來,傳感器的應用將進一步擴展到健康監測、環境監控等新興領域,并與邊緣計算結合,提升數據處理能力和聯網效率,從而推動各行業智能化與互聯化趨勢發展。
Bsports必一體育
傳感器領域技術與產品持續創新迭代,滿足各行業多樣化的需求。至2023年,壓力傳感器市場規模位居中國傳感器細分市場第一位,規模達到650.5億元,占整體市場的17.8%,應用于汽車、工業制造、能源、航空航天、醫療器械等領域,體現在輪胎壓力監測、液壓系統控制和血壓監測等。圖像傳感器市場規模位居第二,市場規模達到463.2億元,占比達12.7%,應用包括智能手機、相機、安防監控和醫療成像等,體現在提高攝影質量、視覺檢測和質量控制。此外,隨著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圖像傳感器需求不斷增加。流量傳感器市場市場規模達到406.5億元,占比達11.2%,位居第三,應用于水處理、化工、食品飲料等行業,主要體現在流體流動的測量與控制。傳感器市場的不斷擴大可有效提升行業效率和產品質量,還將進一步推動全球產業鏈的升級與發展。
中國傳感器產業在各大區域的發展格局各具特色,華東地區作為中國第一大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1696.2億元,占比46.5%。華東地區依托先進的制造業和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傳感器的領先區域;中南地區規模位居第二位,規模達到720.7億元,占比19.8%,其借助政策支持和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工業制造和通信領域的傳感器應用;華北地區規模位居第三,以北京為核心城市,具備較強的工業基礎,推動傳感器在智能制造和交通運輸中的廣泛應用;西南地區利用生態資源和政策優勢,積極發展環境監測和可再生能源傳感器市場;西北地區則通過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加強在能源管理和環境監控領域的應用;東北地區依托傳統工業基礎,正加速向智能化制造方向轉型,推動傳感器技術在老工業基地的升級改造。未來各區域將繼續深化合作,推動傳感器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提升全國智能制造水平。
更多行業案例及其特點,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賽迪顧問”公眾號,獲取最新動態。
本公眾號提供的內容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及其它問題,請及時在公眾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