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極氪。他用一場發布會證明了一件事:智駕并不是新勢力的護城河。本次發布會總結包括4個重點:
一、三大核心科技成果:行業首創、全球首發G-AES通用障礙物連續自動避讓功能。
二、極氪千里浩瀚智駕四大底層能力:最頂級的硬件、最領先的算力和數據優勢,以及高速迭代進化的端到端Plus。
三、滿血版車位到車位,打通全部智駕節點,實現“全國都能去,有位就能停,第一次就能用,不多走一步路”。
四、極氪L3級智能駕駛技術架構,以及全球首個基于雙NVIDIA DRIVE AGX Thor芯片打造的“極氪千里浩瀚自研智駕域控器”,這也是全球第一個集成衛星通訊的智駕域控制器。
即將上市的最新旗艦車型領克900,將全球首發搭載NVIDIA DRIVE AGX Thor芯片,包括G-AES、無圖城市領航、滿血版車位到車位等高階智駕功能,都將陸續推送。
此外,極氪全新旗艦SUV——極氪9X光輝,將首發搭載千里浩瀚H9智駕方案,采用最領先的L3級智能駕駛技術架構,于上海車展正式亮相。
先來看第一個,行業首創、全球首發G-AES通用障礙物連續自動避讓功能。它的最高反應速度可達130km/h,最小可以識別三角警示牌、錐桶,最大可識別牦牛、刮倒的樹木等,包括所有寬度超過40cm,高度超過60cm的異形障礙物,均可識別、避讓。
這個功能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實現連續且同時剎車和避讓。目前整個行業在緊急障礙物避險能力上存在一個問題,AEB和AES要么剎停,要么僅能繞行一次,再來第二次就反應不過來。而極氪的G-AES可以連續多次緊急避讓,而且可以邊剎邊繞。
背后的技術支撐,車輛底盤穩定性和線控制動硬實力不必多說。在軟件層面,需要車輛具備更好的感知、規控能力和毫秒級的車輛響應能力。極氪集合傳統車企的車輛機械素質和新勢力的軟件能力打出了一個差異化優勢。這個功能預計在今年6月陸續開啟推送。
硬件主要是傳感器和車端芯片,算力是智算中心。極氪在這方面的邏輯很明確,大力出奇跡。車端推理芯片在各自價位里都是最頂級的存在。
智算中心。極氪千里浩瀚智駕目前可調用算力23.5 EFLOPS,國內車企第一,占中國智能總算力的2%。算力儲備每提升1 EFLOPS,其智駕大模型在每個迭代周期內,可多學習近10萬個場景數據。
數據層面,吉利集團目前有750萬輛搭載L2及以上輔助駕駛的車輛,平均每天收集的數據量超過2億公里。這些都將與極氪共享。
在算法上,極氪完成了最新的“端到端Plus技術架構”升級。兩段式端到端進化為一段式,將感知、預測、決策和規劃的全過程打包為一個整體。
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極氪還帶來了MLM多模態大語言模型。可能大部分人聽過VLM,VLA,但并沒有聽過MLM。它其實是一個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再加入傳統的聲音,文字等信息,不僅讓智駕系統看得懂,還能聽得懂、讀得懂。大白話理解就是輸入的信息變多了,所以對場景的理解能力也變強了。
此外,極氪還加入了數字先覺網絡,可從人駕或智駕模式中積累時空記憶,提煉長期智駕經驗,做到超視距的提前預判。就是智駕系統可以隨時調用之前遇到的特殊場景數據,給當下的決策提供參考。有點像Momenta的長短記憶。
這是極氪對其最新車位到車位功能的定義。在討論L3之前,我們需要先理清一個概念:到底何為L3智駕。
2021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三部門聯合印發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試行)》。此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繼發布地方性自動駕駛測試法規。相關規定認為,L3被定義為有條件自動駕駛。它允許駕駛者完全放開雙手且視線自動駕駛的車輛如果出現交通事故,將由車企來承擔責任。
雖然相關機構并沒有對L3在具體功能上給出量化的標準,但行業在基本框架上已經成了行業共識。回到極氪汽車,它敢于提出“準L3”的一個很大原因是在這些基本共識上取得了一些成績。
識別種類無上限:最小識別精度可達寬40 cm,高60 cm的異形障礙物。包括但不限于三角牌、防撞桶、紙箱、落石等各種可能出現在道路上的異形障礙物,種類無上限。
能剎也能繞:業內首創的G-AES,針對通用障礙物的全天候連續避讓能力,避讓不挑對象。
業內唯一通用障礙物-連續AES:行業首發,針對通用障礙物的全天候連續避讓能力。避讓不止于車輛與行人,避讓不挑對象,才是真AES。
業內領先的智能避障方案:支持80-130km/h時速下,遇到道路中的危險障礙物,進行連續二次緊急避讓(AES+AES)或緊急避讓+緊急制動(AES+AEB)。
使用范圍。官方的說法是目前能夠實現全場景一鍵直達,全程體驗不間斷。智駕功能一次激活后,全程無需任何動作,實現從任意車位到任意車位的全鏈路智能駕駛閉環。核心功能包括,不限車位(地上/下車位、室內/外車位都支持),支持盤旋停車場,公共道路到封閉道路無感絲滑切換,各類閘機(高速ETC、停車場閘機、園區閘機等)識別及啟停,行車中動靜態障礙物禮讓,路口識別及鬼探頭處理,目標車位被占自動尋找空閑車位,停車場路線精簡優化等功能及用戶高頻場景。
極氪將這套系統定義為“準”L3級自動駕駛。換言之,功能其實已經達到了L3級別,但礙于法律法規說法上可能需要更委婉一些。
極氪智駕方案一體化端到端大模型打通了行車和泊車場景。經常用智駕的朋友都知道,智駕一般到停車場附近時都會自動降級要么退出,原因是行車和泊車其實是兩個智駕模塊。可以理解成泊車被當成智駕的一個特殊場景給剝離出來了。
因為之前都是用的高精地圖,而停車場地圖經常容易缺失,而且無法識別停車場的自動抬桿問題,再有就是算法模型本身的技術難度太高。所以在做產品設計時,車企一般會把停車場景剝離出來單獨設計。
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打通行車和泊車兩個板塊。它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首先是軟件算法的提升,極氪通過端到端的一體化模型解決了智駕各種碎片化的長尾問題,另一方面也需要芯片硬件的支撐,軟件上支持各種最新的Transformer和端到端算法。極氪在智駕硬件上大力出奇跡的做法在這時候有很好的體現。
此外,在特殊障礙物識別能力上,極氪采取GOD網絡技術,目前可做到120km/h剎停,工作范圍最高支持時速150 km/h。
沒錯,就是華為常說的通用障礙物識別技術,極氪智駕負責人陳奇出身華為,技術上其實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跨樓層泊車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點,網絡信號差,光線差,道路曲折視野差。所以業內把跨樓層泊車戲稱為“闖十八層地獄”。
在定位層面極氪自研了AVP定位技術,可以實現多達9層跨層精準定位。通過多模態推理定位技術融合大模型結合場景認知,樓層數標識識別,以及自身車輛姿態綜合推理出所在樓層,即使地下多層無網絡和GPS信號也可以精準定位。
因為地下車庫的空間狹窄,中間不能有任何出錯,一步錯步步錯,比如前一秒的感知出錯就會影響下一秒的推理。尤其是多彎道的地方一般都是通過魚眼相機來檢測周圍環境,然后通過多相機“拼接”的BEV方案來還原實際場景,而且還要消除魚眼相機的畸變問題,這對算法的要求非常高。
必一運動官網
再比如進入地下車庫入口也是一個典型的困難場景尤其是坡度特別大的入口,進入之前完全是視野盲區,極氪通過先覺網絡的軌跡積累提前規劃路徑,沒有車道線也能精準進入道口。這有點像人的駕駛習慣,即便是第一次經過這個路口也能通過經驗判斷進入口的角度。
最后一個就是極氪自研的巨無霸域控制器。其實這個在今年1月份的CES上就已經首發亮相,這次不過是第一次正式在國內展示。
他的核心就是把兩顆英偉達Thor芯片集成在一個域控制器上,實現1400TOPS算力,并且實現了兩塊芯片之間零延時的通信效率。通過模塊化和接口標準化,它可以實現多種感知方案的兼容與迭代。極氪還將衛星通訊功能集成在該域控制器中。
這主要是為了L3技術服務。作為配套,極氪L3智駕傳感器也武裝到了牙齒。為了實現激光雷達的360度,極氪L3級智能駕駛技術架構還采用了5個激光雷達的布置方案,包括1個長距激光雷達和4個Dtof補盲激光雷達。
發布會上,極氪還透露了集團旗下兩款重磅產品,領克900與極氪9X都將搭載英偉達Thor芯片,前者一顆,后者2顆。
2023年12月,極氪對外發布自研智駕系統,開啟對頭部智駕車企的追趕之路;
2024年11月,極氪首發端到端Plus架構,及全新的數字先覺網絡和多模態大語言模型;
2025年3月18日,極氪千里浩瀚智駕正式發布行業首個滿血版的車位到車位,GAES,L3級智能駕駛技術架構。
也就是說從開始自研到產品交付,極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從產品交付到行業領先差不多又是兩年。在整個智駕行業,極氪幾乎可以說是倍數前進。
一直以來,傳統車企被新勢力“攻擊”最多的地方就是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駕駛,但是從極氪汽車開始,這個說法不攻自破,智駕并不是新勢力的護城河,甚至極氪的飽和式投入帶來了更大的顯性優勢。新舊勢力的正式交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