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曾經只存在于科幻電影中的未來科技,如今正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步入商業化元年。
2024年,一系列產業利好催化密集出現,小鵬、華為等科技巨頭紛紛布局,國家層面也出臺相關標準和政策,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這預示著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也為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掘金機會。
近年來,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加碼人形機器人賽道。特斯拉Optimus的迭代升級,小鵬汽車將自研機器人引入汽車生產實訓,華為啟動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這些都標志著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更重要的是,產業發展不再局限于技術研發,而是積極探索商業化落地場景。小鵬Iron在汽車工廠的實訓應用,以及華為與中國移動、樂聚機器人聯合發布的“智網慧城”計劃,都預示著人形機器人在工業、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
資本市場也對人形機器人產業充滿信心。2024年前三季度,人形機器人領域的融資事件頻發,資本熱度持續高漲,進一步推動了產業發展。
政策層面,國家和地方政府也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支持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重慶市發布“機器人+”應用行動計劃,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全國首批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標準,這些政策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復雜,涉及眾多環節,包括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中游的機器人本體制造,以及下游的應用場景開發。其中,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是當前產業發展的關鍵,也是投資的重點方向。
根據財聯社數據,人形機器人總成本中,總成和絲杠占比超過15%,涉及拓普集團、三花智控、秦川機床、恒立液壓、貝斯特、五洲新春、北特科技、雷迪克等上市公司。
除了總成和絲杠,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等也是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相關上市公司同樣值得關注。
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處于從“0-1”向“1”不斷加速靠近的階段。2024年作為商業化元年,產業鏈將經歷從B樣到C樣的產品定點和供應鏈確立,為投資者帶來巨大機遇。
重點關注核心零部件供應商:關注在總成、絲杠、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等領域具備技術優勢和先發優勢的企業。
關注產業鏈整合機會:關注具備產業鏈整合能力的企業,例如能夠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機器人本體制造商。
關注應用場景落地:關注在特定應用場景率先落地的企業,例如在工業、服務、醫療等領域取得突破的企業。
技術發展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技術仍處于發展初期,存在技術突破不及預期的風險。
Bsports必一體育
商業化落地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落地需要時間和市場驗證,存在落地不及預期的風險。
市場競爭加劇:隨著產業發展,市場競爭將日益激烈,可能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下降。
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符合技術創新驅動經濟增長的理論。技術創新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人形機器人的出現,有望替代部分人工勞動,提高生產效率,并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Bsports必一體育
此外,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也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念。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