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在“2024(第七屆)移動機器人(AGV/AMR)產業發展年會”的年度熱點剖析環節,CMR產業聯盟秘書長李進科,新松移動機器人BG總裁王玉鵬,法睿蘭達創始人&CEO李大偉,林德移動機器人與內部物流事業部總經理鄭鑫清,機械九院制造技術工程院院長楊耀勇,蔚來汽車物流規劃負責人吳想,對“構建移動機器人集成與應用的共贏生態”“新周期之下移動機器人企業的經營重點”等行業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移動機器人集成與應用是將移動機器人技術與各種場景需求相結合,實現高效、智能的任務執行和系統優化的過程。隨著應用場景多元化拓展,技術創新與迭代加速,降成本和防風險要求廣泛存在,構建移動機器人集成與應用的共贏生態勢在必行。
作為專業從事汽車工廠規劃、設計和建設的甲級設計研究院,機械九院成立于1958年。機械九院制造技術工程院院長楊耀勇談到當前汽車行業現狀:“目前國內汽車行業處于一個相對比較飽和的狀態,只有少數整機廠真正有集成項目需求,對集成技術應用的新項目也非常少,整個行業實際上處于一個較為困難的階段。”
他提到在這種狀態下,汽車整機廠對于自動化的投資并不是完全沒有,因此還是要通過自身產品的拓展,給用戶提供新的價值,促進市場發展。同時,在提高AGV可靠性和降低成本、開展場景的創新等方面,也是值得提升和探索的方向。
法睿蘭達創始人&CEO李大偉認為核心的問題不在于如何去交付集成,而在于廠商想不想做交付集成。“絕大部分企業從始至終都不想做集成交付,其實這是一個選擇的問題,但我并不認可。”他談道,“相比單純銷售移動機器人產品,集成交付的項目整體利潤空間更大,集成交付不僅僅是產品的銷售,還包括了系統設計、集成調試、售后維護等一系列服務,這些服務能夠為企業帶來額外的附加值。中小企業做交付集成,有利于獲得更多利潤;其次,對于部分產品成熟度、應用性能還未達到較為理想的狀態的企業,更應該考慮集成應用,構建有集成交付和后續服務能力的團隊。通過集成交付,中小企業可以將產品與服務深度融合,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形成與大型企業或其他競爭對手不同的競爭優勢,從而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吸引更多客戶。”
他表示,集成交付模式的重點要圍繞著為客戶解決了什么問題,因此,對于如何做集成李大偉提到:“首先,不能有明顯的短板,每個方面都要盡可能;其次,要運用好自身的產品技術解決客戶核心問題;最后還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及時、高效的售后支持,讓客戶感受到公司的專業和負責。”
新松移動機器人BG總裁王玉鵬表示:“移動機器人行業是一個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空間的行業。新松20年的發展,核心競爭力在于堅持良好的交付。”他強調,良好的交付不僅僅是產品的簡單組裝和運輸,更是一種全方位的服務體驗。新松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優化,確保每一個項目都能達到甚至超越客戶的期望。從項目啟動、需求分析、方案設計,到安裝調試、培訓指導、后期維護,新松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確保客戶在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新松的專業和用心。這種對交付品質的執著追求,正是新松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蔚來汽車物流規劃負責人吳想指出在集成應用中系統的重要性,談到系統對于實現高效協同作業、保障運行穩定性與可靠性、提升環境感知與適應性、優化數據管理與分析以及實現遠程監控與管理有著重要作用和意義。
林德移動機器人與內部物流事業部總經理鄭鑫清表示,深厚的技術底蘊是實現高質量集成交付的基石,確保從頂層的應用軟件系統到調度系統,再到執行搬運任務的物流設備,都能達到較高的水平。
鄭鑫清非常贊同在集成應用中技術高度并不是衡量的唯一標準,更重要的是企業認清自身扮演的角色和所能提供的服務。他呼吁:“全體同行能夠一起合作,在集成應用生態中找準自身定位,以一體化全棧式交付為方向,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
隨著移動機器人市場的發展,產業迎來了新周期。一方面,大量企業涌入使得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成本壓力持續擴增而資金鏈緊張,技術瓶頸也有待突破;另一方面,市場需求增長加速、技術創新持續推動、移動機器人產業鏈逐漸趨向成熟、國產替代加速。面對日益擴張的移動機器人市場,新周期下,企業該如何找到自身的經營重點,更好地應對未來?
鄭鑫清希望企業要堅持自身的定位。他談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首先要清晰認知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并圍繞這一核心進行戰略布局。無論是專注于技術研發,還是在市場拓展、客戶服務上發力,企業都需明確自身的定位,不盲目跟風,不輕易偏離主業。只有堅持自身的定位,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保持定力,穩步前行。我相信,在移動機器人行業中,只要堅持終有收獲。”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吳想認為,未來企業的經營管理重點要落在推動產品標準化建設上。“做好產品標準化建設,有利于確保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優化生產流程,促進供應鏈高效協同,并且,在標準化的框架內,企業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新。”他還提到,蔚來汽車正計劃將人形機器人導入工廠應用,推動汽車制造產業升級。
對于行業新周期的到來,王玉鵬指出移動機器人企業強化防風險能力的重要性。他強調:“在市場的波動與變化中,企業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及時識別潛在的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防范。通過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企業可以更好地應對不確定性,確保穩健發展。同時,強化防風險能力也意味著企業要在日常運營中注重細節,提升管理水平,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夠高效、穩定地運行。”
李大偉提出:“移動機器人企業要高度重視盈利,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移動機器人企業只有實現盈利,才能獲得足夠的資金來維持日常運營。同時,盈利也是企業擴大規模、拓展市場、進行技術研發等發展活動的資金來源,有助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良好的盈利能力是吸引投資者的關鍵因素,能夠向市場傳遞企業經營良好的積極信號,有利于企業構建穩定的產業生態。”
楊耀勇從汽車行業角度出發,給予移動機器人廠商一些建議:“企業應該在移動機器人的可靠性和優化成本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持續開展設計技術創新,運用形式化方法進行設計和驗證;積極利用具身智能技術,讓機器人具備更強的自我診斷能力;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在生產全過程嚴格執行質量標準,加強對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的質量檢測。另一方面還要進行硬件優化和軟件開源與共享,利用規模效益和供應鏈整合策略持續降本。”
CMR產業聯盟秘書長李進科指出,當前移動機器人行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大量企業涌入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企業想要在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變得越發困難。他表示:“盡管當下存在困難,但隨著制造業智能化升級、物流行業自動化轉型等大趨勢不斷推進,對移動機器人的需求會持續增長。同時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移動機器人企業保持堅持的態度,就有可能在未來的發展中發現新機會、迎來新轉機,實現自身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