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快速發展的全球經濟環境中,物流機器人技術正日益成為推動工業自動化和提升供應鏈效率不可或缺的力量。根據Interact Analysis(IA)于2024年11月發布的《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2024版》報告,我們將深入探討移動機器人市場的整體發展情況、需求變化、最新應用趨勢、競爭格局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根據Interact Analysis的數據顯示,盡管受到宏觀經濟因素的持續壓力,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依然展現出穩健的增長勢頭。預計2024年全球移動機器人出貨量仍將保持高出20%的增長率,約交付19萬臺自動引導車(AGV)和自主移動機器人(AMR)。過去六年內,該市場實現了連續兩位數增長,雖然2023年與2024年的增長速度較前幾年有所放緩,但這一成績仍值得矚目。
從應用角度看,訂單履約和物料搬運的機器人市場份額相當。IA首次在更新的報告中下調了2027年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的預期,降低幅度達到18%,此調降主要受到全球經濟疲軟、地區沖突頻發以及中國經濟未達預期等因素的影響。
移動機器人已成為物流自動化的核心部分,為各行各業提供了靈活性、擴展性與效率。然而,客戶在采購決策時考慮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IA對300位移動機器人用戶的調查顯示,盡管經濟形勢不佳,大部分受訪者在2024年的自動化支出相較2023年出現增長,增幅最高可達18%。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不同行業的移動機器人應用普及程度存在顯著差異。例如,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大型公司更傾向于使用移動機器人,而制造業(尤其是汽車、電子和半導體行業)的采納率高于零售和第三方物流(3PL)等其他行業。
根據調查,盡管客戶對于移動機器人的接受度仍在逐步提升,但這一過程的推進速度卻是線性的,而非指數型的。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是推動這一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然而與之相對的是移動機器人價格的下降速度減緩,從而抑制了需求的激增。同時,受到高通脹及高利率影響,消費者的支出也受到限制。
不過,企業依然在繼續推進自動化計劃,以應對勞動力短缺及經濟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以確保業務的連續性及韌性。這一趨勢同時也導致了移動機器人采購規模的增長,但與此相伴的是評估、審核和內部決策的時間延長,增加了銷售周期。對于機器人供應商而言,這樣的市場環境既帶來了不確定性,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潛力。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IA預測,2024年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營收有望達到約55億美元。盡管短期內面臨諸多挑戰,但移動機器人行業的長期發展前景依然樂觀。推動移動自動化的主要驅動因素,如勞動力短缺、成本上升以及電子商務需求增長,持續保持強勁勢頭。隨著上述因素的影響,預計到2030年,移動機器人的年出貨量將繼續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
具體到2030年底,全球移動機器人的安裝量將有望突破420萬臺,其中2030年內新增設備近100萬臺(不包括由亞馬遜使用的部分)。即使以這樣的增長率推算,市場滲透率依然較低。例如,IA的研究顯示,到2030年,所有叉車的出貨量中,自動化叉車將超過3%,約13%的倉庫將部署至少一個訂單履約AMR。
未來六年內,二維碼移動機器人(QRbot)的市場份額將顯著增長,尤其在貨架到人(S2P)和料箱到人(T2P)應用中愈發成為主流。盡管SLAM導航或復合導航技術的日益成熟讓自主移動機器人的應用愈加廣泛,但二維碼導航憑借其在成本、部署和適應性等多方面的優勢,依舊將占據較高份額。
當前,全球移動機器人產品的混合平均價格同比下降3.1%,這一趨勢可能繼續保持穩定,尤其在工業和物流領域的勞動力短缺與技能危機的背景下。同時不同地區的市場價格差異較大,特別是中國市場的價格通常低于歐美市場30%至40%。
2023年,中國繼續穩居全球最大的移動機器人市場,貢獻全球出貨量增長的70%以上。然而,由于東南亞及日韓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對全球市場的增長貢獻有所減小。盡管中國的增長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工廠物流、物料搬運等),在這些領域的市場需求依然穩定,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國內市場同質化競爭日益嚴重,許多企業以低價競爭為主,導致整體毛利水平下滑。
中國供應商仍主導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2023年占據全球近50%的收入及三分之二的出貨量。隨著越來越多的新供應商涌現,整個市場顯示出多樣化趨勢,但整體市場的集中度變化不大。這也表明,移動自動化的概念涵蓋了多種機器人類型及應用場景,使得不同供應商在市場中的表現存在顯著差異。
雖然當前面臨多重挑戰,移動機器人市場依然保持強大的增長動力。這是由于勞動力短缺、工資持續上漲以及消費購買模式和制造策略的不斷轉變等宏觀因素的支持。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部署超過16萬臺移動機器人。未來,隨著更為智能化的技術不斷融入,移動機器人市場的潛力仍將持續釋放,迎接更加輝煌的明天。返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