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斯坦德機器人(無錫)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欲沖刺“工業具身智能第一股”。據灼識咨詢數據,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銷量計算,斯坦德機器人是全球第五大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第四大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
斯坦德成立于2016年,招股書顯示,斯坦德機器人是一家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賦能多種工業場景中的智慧工廠。公司可量身定制的一站式機器人解決方案包括核心機器人技術平臺、多功能工業智能機器人產品系列以及 all-in-one 智能協同系統 RoboVerse。
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是在工業場景中具備自主導航與移動能力的智能機器人,包括AGV(自動導引車)、AMR(自主移動機器人)等,能夠自主完成路徑規劃、避障、物料搬運等任務。
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是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的一種,由移動平臺、操作機(以協作臂為主)、視覺模組、末端執行器等組成。它融合了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協作機器人的高精度操作能力,能夠適應柔性生產線、高危環境作業等工作場景,“手腳并用”的特性使其能夠完成復雜的多維任務。
公司是提供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的先驅,可量身定制的一站式機器人解決方案包括核心機器人技術平臺、多功能工業智能機器人產品系列以及all-in-one智能協同系統RoboVerse。據灼識咨詢數據,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銷量計算,該公司為全球多個高科技領域最大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于計算機、通訊及消費性電子(3C)行業位居第二、汽車行業位居第二,以及半導體行業位居第五。
公司在研發領域擁有顯著優勢,是行業內少數實現自主研發全棧技術的企業之一。據灼識咨詢數據,公司是中國工業智能機器人系統工程先驅,同時是中國首批自主開發適用于工業智能機器人專有操作系統的企業之一,也是首批發布同時定位與地圖構建(SLAM)技術的企業之一。公司在定位、導航、控制及感知與操作技術方面的頂尖突破,賦予機器人智能、高效、穩定性及安全性。
成立至今,斯坦德已完成多輪融資。2017年、2018年、2020年,斯坦德機器人完成Pre-A輪、A輪、A+輪融資,投后估值從8024萬元攀升至1.5億元。A+輪融資中,斯坦德機器人吸引了奇績創壇的出手。
B輪融資中,斯坦德機器人投后估值來到3.5億元,由蘇州源明等認購,奇績創壇持續加碼。股權穿透顯示,蘇州源明由源碼資本管理。
C輪融資時,斯坦德機器人進入小米系基金視線億元領投,這只基金由雷軍主導成立,規模為 100 億元。雷軍在該基金中擔任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小米為執事合伙人;2024年5月。無錫市梁溪科創產業投資參與D輪融資,共計出資3億元,而這只基金與博華資本相關聯。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輪融資后,斯坦德機器人的估值為21億元人民幣。
作為闖關18C特專科技的公司,聯交所18C章要求:特專科技上市申請人要獲得來自2-5名資深獨立投資者的相當數額的投資,且資深獨立投資者需要在特專科技公司的上市申請日期的至少12個月前已做出投資。
從時間上看,無錫市梁溪科創產業投資的D輪投資,剛好發生在1年前,即2024年5月。至此,斯坦德機器人滿足18C章程要求,估值也達到21億元。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斯坦德機器人沖刺的不是聯交所主板,而是18C特專科技。18C特專科技公司主要適用于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食品及農業技術等五大特專科技行業的公司。
這些公司通常處于發展初期,具有高增長潛力,但可能尚未盈利或未達到主板上市的收入要求。此前,晶泰科技是香港特專科技第一股,首日掛牌漲10%,最高市值超過600億港幣。
盡管斯坦德機器人稱在細分行業的排名很高,但公司2024年的營收僅有2.51億元,且近三年累計虧損2.73億元。
2022-2024年,斯坦德機器人分別實現營業收入0.96億元、1.62億元、2.51億元,2023年和2024年增速分別為68.44%、54.48%;分別實現凈利潤-1.28億元、-1億元、-0.45億元,虧損有所收窄。
由于持續虧損,公司在報告期內錄得經營活動現金分別為-8980萬元、-1.2億元、-2720萬元。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335.8萬元,如果不能快速上市融資,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壓力。
細分業務看,斯坦德機器人機器人解決方案收入分別為0.85億元、1.42億元、2.28億元,占當期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88.6%、87.6%、91%;機器人及其他收入分別為0.11億元、0.2億元、0.22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1.4%、12.4%、9%。
斯坦德機器人在風險因素中提到,公司在工業智能機器人市場中處于拓展業務及營運的階段,并持續投資于研發,因此未來可能繼續產生凈虧損。
此外,公司所尋求的市場機會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很難預測客戶對公司解決方案的需求或滲透率。公司針對工業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技術需要大量投資和相當長的上市時間,可能無法在短期內在商業上取得大規模成功。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斯坦德機器人所處的行業是高度依賴核心技術的行業,目前同行公司以及上下游企業紛紛加大投入力度,比如大幅提高研發投入力爭在技術上取得優勢。然而,斯坦德機器人2024年的研發投入卻出現了大幅下降,并且研發費用率連續滑坡。
2022-2024年,斯坦德機器人研發投入分別為5552.5萬元、5609.8萬元、3661.1萬元,占當期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7.7%、34.6%及14.6%。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大降34.74%,接近35%。未來能否在行業競爭中取得優勢還有待檢驗。
從行業視角看,2025年以來,機器人公司正迎來密集的上市窗口期。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機器人公司向港交所發起IPO沖擊,包括近段時間遞交招股書的臥安機器人、仙工智能、樂動機器人、云跡科技,以及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的極智嘉。不過,商業化進程和市場需求目前仍然是機器人公司面臨的共同難題,此類高研發企業依賴外部輸血維持高研發投入。若上市后未能實現自我造血,或將陷入“融資-擴張-虧損”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