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定義,服務機器人是一種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機器人,它能完成有益于人類的服務工作,但不包括從事生產的設備。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目前服務機器人可分為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和專業服務機器人兩大種類。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包括家政機器人、休閑娛樂機器人以及助老助殘機器人,而專 業機器人則包括物流機器人、防護機器人、場地機器人、商業服務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涉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在疫情沖擊、人口老齡化、社會經濟發展影響下,其應用領域不斷擴大。世界各國高度重視服務機器人產業的發展,2023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250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長15.24%,2019至2023年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為21.16%。
必一運動官網
本文節選自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全球及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現狀分析,未來的產品將更加注重用戶體驗設計「圖」》,如需獲取全文內容,可進入華經情報網搜索查看。
服務機器人是技術驅動型行業,其性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是產品大規模推廣的先決技術條件。隨著技術的進步,服務機器人產品的性能不斷提升,行業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據統計,2023年國內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突破600億元,同比增速達27.7%,2019至2023年期間復合年增長率達到32.4%。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醫療、公共服務等需求領域的不斷拓展,服務機器人存在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隨著新興應用場景的拓展,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日益旺盛,產量大幅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產量達到783.33萬套,較上年增長21.3%。隨著服務機器人產業化落地加速,預計2024年服務機器人產量將達到950.15萬套。
必一運動官網
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服務機器人將更加智能化。未來,高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促進AI與機器人的深度融合,使得機器人具備更高的自主決策能力和環境適應性,從而提升其在復雜場景下的應用能力。
未來的服務機器人將更加靈活與可定制化。通過增強機器人的可編程性,用戶可以根據特定需求進行個性化設置和功能拓展,使得機器人在不同行業領域的應用更具針對性和價值。
提升人機交互的自然度和便捷性是服務機器人發展的關鍵方向之一。未來的產品將更加注重用戶體驗設計,通過AI情感識別、語音助手等技術,提供更人性化的人機交流方式,增強用戶滿意度與信任感。
隨著機器人在社會中的角色日益重要,確保其操作的安全性和遵守規范成為必需關注的問題。未來服務機器人的開發和應用將更加注重隱私保護、算法公正性及安全性設計,以構建一個更健康、可持續的科技生態環境。
華經產業研究院研究團隊使用桌面研究與定量調查、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客觀的剖析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的總體市場容量、產業鏈、經營特性、盈利能力和商業模式等。科學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歸分析、SPACE矩陣等研究模型與方法綜合分析服務機器人行業市場環境、產業政策、競爭格局、技術革新、市場風險、行業壁壘、機遇以及挑戰等相關因素。根據服務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精心研究編制《2025-2031年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為企業、科研、投資機構等單位投資決策、戰略規劃、產業研究提供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