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晚上能一起喝一杯慶祝一下嗎?”“聽起來不錯,不過我晚上還要加班呢!”這是7月27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的騰訊AI論壇上,騰訊首席科學家、Robotics X實驗室主任、福田實驗室主任張正友與宇樹科技G1人形機器人的一段對話。
此前,宇樹的人形機器人往往以跳舞、打拳等炫技動作吸引眼球,幾乎未曾開口說話。但和張正友對線機器人,搭載了騰訊新發布的Tairos具身智能平臺,相當于給冷冰冰的硬件裝上了“大腦”。
騰訊方面介紹,Tairos平臺包含模型算法和云服務兩大組成部分,模型層面包含了多模態感知模型、規劃大模型以及感知行動聯合大模型;云服務平臺則包含了仿真平臺、數據平臺以及開發工具等。
張正友解釋說,多模態感知模型讓機器人真正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通過視覺和觸覺等感官認識周遭世界,為機器人的交互和任務規劃提供足夠信息;規劃大模型則讓機器人理解自身的角色與能力,理解任務目標,進而拆解成可執行的策略步驟;感知行動聯合大模型打通了從“看見”到“做到”的關鍵環節,不僅讓機器人“知道”環境是什么樣,還把這種“知道”轉換成安全精準的行動指令。
前述騰訊AI論壇上,G1機器人沒有借助遙控操作,便自主導航走上講臺。當張正友對它說“你站到我身邊來”,G1能理解“身邊”的含義,并準確地移動到張正友身旁站定。隨后,張正友又問“你看看講臺上有什么東西?”G1機器人觀察后識別出講臺上有一臺電腦、一束花和兩個麥克風。騰訊方面稱,這是機器人在Tairos具身智能平臺多模態感知與規劃模型加持下的表現。
必一運動官網
宇樹之外,騰訊合作的第一批人形機器人公司還包括樂聚、帕西尼感知、越疆科技、擎朗智能、眾擎機器人等。
張正友接受媒體群訪時說,2024年底正式啟動Tairos平臺項目之前,其對具身智能行業進行了廣泛調研,走訪了全國大約六十多家企業。深入了解后,張正友發現,中國的大量機器人企業在硬件方面具備較強能力,但囿于具身智能模型的高投入門檻。
早在2024年9月,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方面便向南都N視頻記者透露,其已經在部署開發具身智能云平臺,將協同眾多行業伙伴一起打造生態圈。
張正友介紹,Tairos平臺項目啟動初期,騰訊有意識地選擇了一批配合度高的種子企業進行深度合作,而不會一下子鋪太多,后續再慢慢鋪量。但市場上那些認為自身具備端到端具身智能模型研發能力的公司,不會是潛在的合作對象。
據了解,Tairos平臺對所有機器人硬件公司開放合作,并以模塊化的方式提供大模型服務。所謂模塊化,亦即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用感知模型模塊或規劃大模型等。
但張正友強調,推出Tairos平臺,是想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穩定的產品,提供給市場上的機器人廠商,讓機器人廠商再去打包成一款更完整的產品。而騰訊在此過程中并不做商業化,“要區分產品化和商業化,我們不是以賺錢為目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作為一家大型科技企業,騰訊理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Tairos是公司對社會的一個責任。”張正友表示。
公開信息顯示,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成立于2018年。2020年至2024年,Robotics X實驗室先后發布四足移動機器人、輪腿式機器人、多模態四足機器人、機器人靈巧手和第五代機器人“小五”。其中,“小五”是一款類人形機器人,下肢采用“四腿+輪足”的復合設計。
不過,張正友澄清說,Robotics X實驗室歷年來發布的這些機器人只是研究原型,并非用于商業化的產品。例如,“小五”在養老院的測試,是想通過比較難的場景去牽引技術的研發,驗證和提升機器人在與人交互時的安全性、魯棒性(系統抗干擾的能力)和精準度,以及基于觸覺傳感器的“電子皮膚”技術。因此,Robotics X實驗室后續還將繼續做一些展示性的、研究性的硬件。
這一定位在3月19日的騰訊年報溝通會上亦有闡釋。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會上表示,2024年,騰訊的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調整了研究方向,主攻騰訊擅長的云、大數據等。在具身智能領域,騰訊希望成為所有機器人廠商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取而代之做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