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開幕,作為行業內備受矚目的盛會,大會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頂尖機器人企業、科研機構與行業專家,共同探討機器人技術的最新進展與未來發展趨勢。
深耕機器人行業20 余年的四川天鏈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川機器人”),不僅將攜全矩陣產品(人形機器人T1 Pro、T1 Ultra、復合機器人CW1、CW2、超輕量機械臂及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諧波減速機和超輕量一體化關節)亮相2025 世界機器人大會,更以科創板 IPO 輔導啟動為契機,展現出硬科技企業的獨特競爭優勢。
2025 WRC上,川機器人攜全矩陣產品重磅亮相,其中人形機器人新品 T1 Ultra 成為焦點。它并非明星產品T1 Pro(71自由度,擬人化標桿)的簡單“減法”,而是一次面向工業實用性的戰略“升級”。
T1 Ultra身高167cm,體重58kg,擁有32個自由度。其中,髖關節和膝關節扭矩達到360Nm,踝關節扭矩為80Nm。這些參數并非孤立的數字其協同設計指向明確目標:在保留類人形態優勢的基礎上,強化動力輸出、運動穩定性與抗沖擊能力。這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工業制造、物流搬運等對力量和穩定性要求更高的場景。
T1 Ultra的推出,標志著川機器人從“技術驗證”向“規模化落地”的關鍵邁進,豐富了其覆蓋不同需求層次的產品矩陣。
繼2025WAIC后,CW1/CW2復合機器人再度成為川機器人展臺亮點。其核心價值在于打破AMR(自主移動機器人)與Cobot(協作機械臂)的傳統邊界,融合二者優勢,創造出真正的“柔性生產單元”。
Bsports必一體育
雙臂可獨立或協同作業,結合自主導航移動平臺,實現空間自由度的躍升。集成語音交互、精準拾音、智能抓取與定位功能。這種高度集成與靈活性,使其在復雜工廠環境(跨工位物料配送、柔性裝配線)、智能倉儲(動態揀選、跨區搬運)、商業服務(酒店配送、餐廳傳菜)乃至未來家庭服務等多元場景中展現出顛覆性潛力,為“無人化”和“柔性化”生產提供可擴展的解決方案。
在機器人行業“單點突破易,系統閉環難”的普遍困境下,川機器人的核心護城河在于其“核心部件→整機→場景”的全棧式技術布局與生態構建。
諧波減速機具有高傳動比、高精度、高承載能力等優點,能夠為機器人的關節提供穩定而強勁的動力輸出,是整機性能與供應鏈安全的基石。
據公開資料顯示,川機器人諧波減速機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五名,就國產品牌而言,川機器人為前三名。
此外,川機器人在業內創新性的設計出了超輕量級一體化關節,關節主體具有IP54防護等級(特殊定制機型防護等級可達到IP67),尺寸及重量均達到普通同規格一體化關節的1/2及以下,可大幅降低協作機器人的尺寸及本體重量。
川機器人構建了“零部件技術反哺整機性能,整機需求牽引部件迭代”的強耦合研發與生產體系。這種技術自主化、供應鏈可控化、研發協同化的閉環生態,使公司在響應市場變化速度、優化成本結構、保障產品一致性與迭代效率上,建立起顯著的非對稱優勢。
川機器人的競爭優勢并非一日之功,而是20 余年研發沉淀、政策支持與資本賦能共同作用的結果。
研發硬實力:公司組建了由行業資深專家和技術精英構成的團隊,累計獲得各類專利及軟件著作權超150 項,在運動控制算法、精密制造工藝(如諧波減速機、超輕關節)等領域形成深厚積累。
政策強支撐:川機器人所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入選2024四川省首批“60+10”個標志性產品(60個標志性產品+10個未來產品)予以培育推進,同時被確立為標志性產品鏈主企業,獲得地方重點培育與資源傾斜。
資本新動能:2025年7月正式啟動科創板IPO輔導,為其加速技術研發、產能擴張和市場拓展注入關鍵推力,開啟發展新篇章。
當行業熱議融資與估值時,川機器人在WRC 2025的展示超越了單一產品的炫技。T1 Ultra的發布、CW系列的進化、核心部件的突破,共同詮釋了其核心戰略:構建貫穿“減速機→關節→整機→場景”的“技術-商業”閉環生態。每一次硬件迭代,都力求同步轉化為客戶可感知的ROI(投資回報率)與公司可持續的ROIC(投入資本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