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優艾智合)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遞交上市申請,計劃通過第18C章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2023年3月,香港聯交所在《主板上市規則》中增設第18C章,為尚未盈利但具備高發展潛力的科技企業開辟了上市通道。
成立于2017年的優艾智合,主要為半導體、能源化工、鋰電、3C等行業提供“一腦多態”具身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包含高泛化智能模型以及具備感知、移動、操作能力的多形態機器人。
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是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術并實現規模應用的機器人廠商之一。按2024年收入計,該公司在移動操作機器人公司中排名全國第一。
具身智能機器人是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物理實體深度融合的機器人,能夠通過傳感器感知環境、學習決策并與物理世界進行動態交互,主要形態包括移動操作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等。
其中,移動操作機器人是指兼具操作和移動能力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移動操作機器人能夠實時感知環境變化,并借助高效的學習算法優化自身行為,實現與物理環境的動態交互,展現出高度的智能性和適應性,從而高效完成復雜多變的任務。
成立至今,優艾智合總計完成9輪融資,獲得多家投資機構的青睞,包括軟銀亞洲、IDG資本、海納華、藍馳創投、真格基金等。在完成IPO前的最后一輪融資后,優艾智合的估值為20.8億元人民幣。
目前,該公司的單一最大股東集團包括創始人、CEO兼董事長張朝輝,創始人梅雪松,創始人、CTO邊旭,以及員工持股平臺西安優艾,合計持股約30.24%。其他重要投資方包括海納華、藍馳、SBVA實體等機構。
2022-2024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0.78億元、1.08億元和2.55億元。其中,2024年同比增幅高達136.7%。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27億元,同比增長27.6%。
同期,公司凈虧損分別約為2.35億元、2.60億元和2.00億元。其中,2024年虧損較上年有所收窄。然而,今年上半年虧損額為1.4億元,較去年同期擴大35.7%。
從應用場景看,工業物流場景與巡檢運維場景收入均呈增長趨勢。工業物流場景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別為4664.7萬元、6244.4萬元、1.38億元、7781.3萬元,占總收入比例分別為59.9%、58.0%、54.2%、61.3%。
Bsports必一體育
優艾智合的毛利率近年來持續改善,從2022年的11.2%提升至2024年的35.2%,并在2025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38.1%。
招股書解釋,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規模效應下采購及制造成本降低,以及高毛利的行業解決方案收入占比上升。
從現金流向來看,優艾智合的主營業務尚未形成自我造血能力,主要現金來源依賴于外部融資。2022年至2025年中期,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現金凈額分別為-1.73億元、-0.94億元、-0.79億元、-1.06億元;融資活動所得現金凈額分別為2.06億元、0.94億元、1.42億元、1.53億元。
在研發投入方面,近年來優艾智合研發投入的絕對額與占比雙降。該公司2022年至2024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8072.2萬元、6742.5萬元、6239.8萬元,呈現下降趨勢;研發開支占總經營開支的比例分別為42.1%、38.7%、38.4%。
2025年上半年,優艾智合顯著增加了研發投入。其研發開支為4264.2萬元,同比增長82.3%。該公司表示,這一增長主要源于擴大研發團隊所帶來的雇員福利開支增加;因額外研發活動,材料成本增加;以及委聘第三方研究機構所產生的專業服務費上升。
根據香港聯交所第18C章規定,“已商業化公司”需滿足最近會計年度收入至少2.5億港元,市值不低于40億港元,且研發開支占總營運開支的比例不低于15%等條件。
優艾智合2024年營業收入剛達到“已商業化公司”的門檻。盡管其研發投入呈下降趨勢,但仍符合香港聯交所第18C章關于“研發開支占總營運開支的比例不低于15%”的規定。
資金將重點投入以下方向:持續推進具身智能技術研發,以提升核心研發能力;用于多功能中心的建設與升級,該中心規劃具備研發、運營、組裝及產品測試等綜合功能;選擇性地尋求國內外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生態系統的戰略聯盟、投資及收購機會等。
當前正值機器人行業爆發期。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數據,全球具身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在2024年達到820億元,預計將進一步增長至2030年的3675億元,2024-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28.4%。
中國具身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于2024年達到287億元,預計將進一步增長至2030年的1426億元,2024-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0.6%。
據招股書介紹,當前全球及中國移動操作機器人市場的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多數廠商仍處于技術研發和商業化的早期階段。在2024年,僅有少數頭部企業實現了產品的規模化銷售且收入規模超過1億元。
以2024年收入計,優艾智合已成為全球市場第四大參與者,市場份額為2.8%,并是中國市場最大的參與者,市場份額為7.1%。
“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于2024年12月23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該公司亦是港股第三家采用18C規則成功上市的特專科技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科技今年上半年仍未能實現盈利。
今年以來,多家機器人領域公司沖刺港交所。據高工機器人統計,截至2025年九月初,今年已有15家移動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公開向港交所遞表,申請赴港上市。
上市并非易事。據高工機器人報道,證監會數據顯示,從2023年實施新規以來,截至今年9月5日,境內企業境外發行備案的通過率只有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