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不是工廠里的“專屬打工人”,還悄悄走進了大銀幕當起了“實力派演員”。像《流浪地球2》里更是隨處可見機器人的身影:帶有的巡檢機器人自主監測各項指標,行星發動機機庫里的移動機器人有條不紊地搬運物料,這些充滿未來感的場景,不僅讓觀眾看得熱血沸騰,更直觀感受到了
鮮為人知的是,《流浪地球2》里這些“搶鏡”的機器人,都來自一家中國企業——合肥優艾智合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艾智合”)。
近日,優艾智合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計劃通過18C章程掛牌上市,中金公司擔任獨家保薦人。其實,早在去年5月,優艾智合沖刺上市的目標就已初露端倪。其總投資14億元優艾智合總部及智能制造基地項目正式落戶安徽,這是優艾智合搬遷總部和未來上市的主體,按照規劃,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能達到16億元,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招股書顯示,優艾智合計劃將所募得資金用于推進具身智能技術研發,進一步提升核心技術實力;建設和升級多功能中心,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國際品牌影響力及加強市場參與度;尋求國內外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生態系統的戰略聯盟、投資及收購機會,尤其是關鍵部件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和機器人設計研發商等。
如果這次上市能成功,優艾智合將拿下“移動操作機器人第一股”的頭銜,不過這個“第一股”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2017年5月,90后創業者張朝輝帶著對機器人領域的熱愛,成立了優艾智合,致力于通過移動操作機器人驅動全球工業客戶智能化變革,實現穩定、柔性、高效的生產。
張朝輝是正兒八經的機器人專業科班生出身,本科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目前還在該校攻讀機械工程機器人專業博士學位;聯合創始人兼CTO邊旭也是他的“同門校友”,本科同樣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并于2025年9月拿到了該校機械工程博士學位。
有消息稱,這兩位學霸都曾師從國家“智能制造和機器人”重大項目專家組成員梅雪松,而梅雪松還擔任了優艾智合的首席科學家兼顧問。有這樣的“智囊團”坐鎮,優艾智合從一開始就站在了較高的起點上
如今“具身智能”成了科技圈的熱詞,不少企業都想在這個賽道上分一杯羹。殊不知,優艾智合這位全球工業具身智能的先行者和領導者,早就在2017年即實現具身智能產品的銷售,是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術并實現規模應用的機器人廠商之一。
要在技術密集型行業站穩腳跟,“人才和研發”就是兩大關鍵。優艾智合深知這一點,目前已經匯聚超過140名高精尖技術人才,圍繞高精度、智能化機器人展開技術攻關。同樣在研發投入上,優艾智合也毫不吝嗇,近3年半累計研發投入達到2.53億元,占收入的比例高達44.6%。
正是這份執著,讓它在技術上不斷突破。從初代激光自然導航技術,到高泛化工業具身智能模型技術架構構建,并在多模態數據融合的機器人定位、端邊協同的通用具身智能復雜操作模型、模塊化和高安全性機器人設計、面向復雜柔性制造過程的全域物流管控技術等技術方向持續迭代升級,優艾智合正一步步構建自己護城河。
有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優艾智合應用“一腦多態”工業具身智能系統打造出了具備感知、決策、交互能力的機器人產品,為半導體、能源化工、鋰電池、3C制造等眾多行業提供高泛化的解決方案。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累計落地超過600個工業具身智能場景項目,在工業物流和巡檢運維兩大核心場景實現了規模化應用,真正做到了“把技術變現,讓產品說話”。
在工業物流場景,尤其是對環境要求極高的半導體行業,優艾智合研發的OW系列和ATS系列機器人,覆蓋了從原材料制造、晶圓制造到封裝測試的全生產流程。這些機器人能在ISOCLASS3級別的潔凈度車間使用,搬運和作業時的震動值低至0.1g,既能保證晶圓物料的安全高效運輸,又能降低物料不良率、提高周轉效率,完美解決了半導體行業物流的痛點。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在巡檢運維場景,優艾智合推出的ARIS系列機器人同樣表現亮眼,涵蓋了電力操作機器人、室內輪式機器人、軌道式機器人、室外輪式機器人等多種型號。這些機器人搭載了先進的AI識別技術,能在各種泛能源場景下穩定運行,不僅大幅提高了巡檢作業的安全性,還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讓“無人巡檢”從概念變成了現實。
除了在傳統優勢領域深耕,優艾智合也沒錯過當下熱門的人形機器人賽道,可謂“兩手抓,兩手硬”。
優艾智合打造了人形機器人矩陣“天演”系列,具備高自由度與靈活性核心優勢,旨在解決非結構化復雜環境中人機協同作業場景的關鍵痛點。今年3月,“天演”矩陣的首款產品“巡霄”正式面世。這是一款輪式人形機器人,專為大型復雜室內環境設計,續航長、靈活性高,并已實現商業化,主要用于對高價值材料執行精密操作。
8月,升級版的雙足人形機器人“凌樞”又驚艷亮相。這款機器人身高1.66米,擁有33個關節自由度,不僅能執行復雜任務,還能在礫石路面、草地等不同地形上靈活移動,在各類工業環境的復雜場景中都能實現可靠、泛化的應用,進一步拓展了人形機器人的工業使用邊界。
而這一切產品的背后,都離不開優艾智合自主研發的高泛化工業具身智能模型“MAIC”。這個模型構建了單體智能和群體智能相結合的混合架構,堪稱機器人的“最強大腦”。它不僅要負責單個機器人的感知、決策與交互,還要協調機器人集群的運作,正是有了它,機器人才能實現通用化應用和精準高效的任務執行。
除此之外,優艾智合還開發了YOUITMS(工業物流管理模型)和YOUIINS(智能巡檢運維模型)兩大行業垂直模型,這兩個模型就像“橋梁”,把工業場景里的物質流和信息流都連了起來,讓機器人和行業需求貼得更緊。
從營收數據來看,2022年到2024年,優艾智合營收分別為7789.6萬元、1.08億元和2.55億元,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2025年上半年營收達到1.27億元,增長勢頭依然強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4年收入計算,優艾智合在工業移動操作機器人公司中排名全球第一;在中國半導體產業排名第一,在能源及化工產業排名第二。
雖然目前該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但虧損幅度正在大幅收窄:2022年到2024年,凈虧損分別為2.35億元、2.60億元、2億元,2025年上半年虧損1.40億元;從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的經調整EBITDA來看,更是從2022年的-1.50億元收窄到2024年的-0.66億元,盈利的曙光正在逐漸顯現。
執著于工業移動機器人領域,優艾智合也早已“圈粉無數”,身后站著真格基金、軟銀亞洲、方廣資本、海納亞洲創投基金、藍馳創投、熙誠金睿、IDG資本、松禾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合肥東城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吳興人才產業集團等眾多一線VC\PE。據悉,該公司累計融資9輪,估值為20.8億元人民幣。
當前,在中國、日本、韓國、德國等30余個國家及地區都可以看到優艾智合的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的身影。而它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實而堅定,未來在機器人領域的表現,無疑更值得期待。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無接觸經濟”的東風,讓無人化設備需求迎來新的階段,而移動操作機器人恰似銜接需求與落地的“黃金橋梁”。它既能鉆進高危車間替代人工、扛起重復精密的“苦差事”,又能憑借智能協同讓生產效率“跑起來”,迅速成了市場爭搶的“香餑餑”。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移動操作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34億元,2030年預計飆升至62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62.3%,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具身智能等技術的加持下,移動操作機器人從前只能按固定流程“機械干活”,如今能在復雜場景里自主調整動作,甚至組隊完成多步驟任務。同時,移動操作機器人占據中國具身智能機器人市場的滲透率也隨之水漲船高,招股書數據顯示,從2024年的11.8%增至2030年的43.5%,“話語權”越來越重。
這條兼具熱度與深度的賽道,藏著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也孕育著技術突破的無限可能。隨著更多企業入局、更多場景落地,移動操作機器人不僅會成為工業“無人化轉型”的關鍵推手,更有望在具身智能浪潮中,催生出顛覆行業的新應用形態。
高光時刻!“維科杯·OFweek 2024 中國機器人行業年度評選” 獲獎榜單發布
大咖齊聚,智啟新篇 OFweek 2025(第十四屆)中國機器人產業大會圓滿收官!
申報通道開啟!OFweek 2024中國機器人行業年度評選邀您共赴榮耀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