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百度旗下蘿卜快跑宣布,與全球頭部出行平臺Uber達成戰略合作,將在中東及更多國際市場部署數千臺無人駕駛汽車。這是全球范圍內,迄今為止最大體量的Robotaxi商業合作項目。
這場合作背后,不止是蘿卜快跑海外商業化進程的提速,更是對當前技術路線分歧的一次明確回應——激光雷達路線,在今天這個時間點,依舊是最成熟、最可靠、最能大規模落地的解決方案。
過去一段時間,“百度轉向純視覺路線”的傳言一度在行業內流傳甚廣,蘿卜快跑與Uber的合作,用數千臺車的規模,讓這些傳言不攻自破。
2024年11月,香港獲得首批自動駕駛牌照;2025年3月,迪拜、阿布扎比開城測試;2025年6月,與Uber達成深度合作,進入更大范圍的國際市場部署。
這不是“賣幾臺車”那么簡單。蘿卜快跑出海的,不只是車輛,而是完整的自動駕駛技術棧、平臺化整車能力、城市級無人化運營體系,以及對應法規適配、合規標準化與安全保障體系的全鏈條打包輸出。
如果再加一個前提,每個落地國家的要求幾乎都不相同,交通組織方式、法規體系乃至社會文化存在極大差異,甚至有些國家,對無人車的審查標準遠高于人類駕駛員,那蘿卜快跑這條路線的難度和含金量,才真正浮出水面。
2024年5月,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正式發布,應用“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產品+安全架構”方案,通過10重安全冗余方案、6重MRC安全策略確保車輛穩定可靠。
這套組合方案,既是蘿卜快跑在國內實現城市級規模化落地的核心保障,也在海外市場中快速完成了技術驗證與法規對接。
截至目前,蘿卜快跑L4級自動駕駛測試里程已突破1.7億公里,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出行訂單量累計超過1100萬單,是全球唯一在超千萬級人口城市完成城市級部署的Robotaxi團隊。
再加上大模型的加持,其泛化能力也在快速提升,能夠快速實現城市級全域復雜場景覆蓋。
2024年11月,蘿卜快跑打通香港右舵左行的復雜路況;2025年初,在迪拜大規模開城,跳過“封閉園區-開放測試”過渡階段,直接進入市區落地;在瑞士與土耳其,也能快速適配山區道路與不同法規條款,實現道路側信息與交通標識多樣性的泛化學習。
簡而言之,這不是一場營銷驅動的“出海”,而是一種以技術平臺為根基的“體系輸出”。
如果說過去的三年,蘿卜快跑是在武漢“磨刀”,那今天數千輛規模化出海,就是“帶刀上陣”。
過去幾年間,圍繞感知體系的路線爭議從未停歇。激光雷達安全冗余更強,視覺方案更輕量更便宜。
蘿卜快跑是當下激光雷達路線的領先玩家,一樣選擇這條路線的,還有Waymo。
兩家公司共同選擇了激光雷達為核心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在過去五年里持續運營、不斷迭代,成為全球少數實現規模化Robotaxi部署的平臺。
在公開數據中,Waymo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Robotaxi事故率約為人類司機的1/10,且在夜間、惡劣天氣和混合路況下的穩定性持續優于純視覺系統。
蘿卜快跑在全球15座城市的行駛數據顯示,多傳感融合的L4系統在紅綠燈識別、弱光感知、車輛插隊等場景下的決策誤差遠低于純視覺系統,尤其在復雜交互下表現出更強的穩定性和魯棒性。
對比來看,采用純視覺路徑的個別廠商在極端天氣、地標缺失或遮擋嚴重時,頻繁出現感知漂移與行為異常,視覺模型無法識別空中纜線或道路反光的問題至今尚未被根治。
而實際交通環境是:迪拜的沙塵,能讓攝像頭秒變糊片;香港右舵左行、巷道蜿蜒、電車纜線密布,隨便一個小街口就能逼瘋感知系統;還有土耳其的老城路況,人與車、人和人、車與驢車共處一線,規章制度只是建議,交通流是混沌的……
近期也聽到業內關于“百度轉向純視覺路線”的討論,但從無人駕駛發展現實情況來分析,顯然是謠傳。
激光雷達在這里,不是“技術選項”,而是安全責任的物理兌現——是把不確定性從“黑箱推理”拉回到“物理測量”,是用點云密度換場景可信度,用結構穩定性替代語義聯想。
更重要的是,這不是蘿卜快跑的孤勇,而是當下L4主流陣營的共識。沒有冗余的感知,L4依舊是不負責任的技術演示版本,跑不了真正的商業閉環。
說到底,蘿卜快跑眼下選擇激光雷達,因為它太清楚:城市不是“仿真世界”,用戶也不是“技術測試員”。當你要做的是全球最大Robotaxi運營合作,而不是一次技術表演,你就不能靠技術概念護身,而必須靠感知能力兜底。
這是激光雷達最真實的意義:不是為了“證明誰對誰錯”,而是為了在今天的城市路況中,最大程度地降低技術幻覺與商業風險的重疊率。另外在結果導向當今市場環境中,蘿卜快跑也并不是靠路線去定義市場規則,而是靠實打實的市場戰績去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必一運動官網
無人駕駛是一場關于技術、成本與時間的戰爭,更是最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與物理硬件的結合呈現。
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布局多年,目前也是國內大模型領域的頭部玩家。在智能駕駛之外,百度還擁有從文心大模型到語音交互,從圖文生成到Agent系統的泛AI基礎設施,蘿卜只是其AI帝國的“第一個穿越物理世界的實體”。
百度并不只是一個做Robotaxi的公司,而是國內最早布局人工智能技術棧的玩家之一。它有算法模型、也有工程閉環,有產業協同、也有云端算力。這才是百度領先于其他Robotaxi玩家的地方。
必一運動官網
首選,大眾認知完成預熱。高級別輔助駕駛功能在量產車的大規模前裝,讓普通人不再抗拒“交出方向盤”這件事,哪怕只是在高速路口、擁堵路段或者停車場。
同時,政策開始系統性協同。不是局部試點,而是地方政府、交通體系、城市管理開始系統化地為無人駕駛構建通行規范與安全兜底框架。
最后,硬件成本大幅下降。激光雷達價格進入千元時代,算力爆炸性增長,曾經數十萬美元一套的系統,如今降到了10萬元人民幣級別。
這三點,構成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無人駕駛起飛條件。而蘿卜快跑,正是在這個節點完成了系統工程到平臺輸出的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