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明珞裝備與沃爾沃汽車達成合作,將為沃爾沃斯洛伐克全新工廠提供全新SUV車型V326所有地板線的生產解決方案。主要提供涵蓋車身底部焊接、裝配等核心環節的全流程解決方案。
4月2日,配天機器人宣布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與謀先飛(motphys)聯合參展,并達成了戰略合作。配天機器人將基于Zeelink大模型系統,為雙方合作提供工業機器人、移動操作機器人在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復雜場景下的仿真實踐基礎。
Bsports必一體育
4月2日上午,西安高新區與帝爾博格在絲路創智谷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帝爾博格將在西安高新區投資建設“帝爾博格智造基地”項目,致力于推動“AI+機器人”技術在重工高端裝備制造場景的規模化應用。
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pi)攜手,雙方將圍繞動態環境下的長周期復雜任務,在具身智能領域展開深度技術合作。
4月1日,亞威股份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生產的線性和水平多關節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汽車、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船舶、新能源等領域,為行業中高端客戶提供搬運、涂裝、切割、焊接、碼垛等裝備和工藝服務。
4月1日,斯克斯機器人工業母機關鍵功能部件研發制造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改建6000平方米廠房,一期投資3000萬元,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5萬套滾珠絲杠副產品。
3月29日,美的集團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其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090.84億元,同比增長9.47%;歸母凈利潤385.37億元,同比增長14.29%。據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透露,2024年美的機器人與自動化板塊業務零售營收已突破300億元,擁有庫卡、瑞仕格、高創、極亞精機等品牌,實現了從核心部件到整體方案、從硬件設備到智能系統的全覆蓋,成為全球前四的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
4月1日,中控技術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其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91.39億元,同比增長6.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17億元,同比增長1.38%。其中,其工業軟件在2024年實現收入26.53億元,同比增長20.70%;機器人業務新簽訂單1.67億元,四足機器狗、掛軌巡檢機器人打入沙特阿美、日本三菱等國際巨頭供應鏈。
3月31日,巨輪智能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最新研發的可適用于人形機器人的XT減速器產品,樣機已經裝配完成,目前正在進行內部檢測,尚未量產。
3月31日,申昊科技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申昊科技一直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服務于工業大健康,隨著大模型的快速發展,有效結合大模型和機器人的技術優勢,進一步提升機器人在自主路徑規劃、智能識別與故障預測等方面的水平。
Bsports必一體育
3月31日,美的集團與三花智控在美的全球創新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制冷控制元器件創新、ToB業務采購、攜手出海等方面深入開展合作,以戰略的確定性應對全球市場波動和產業周期的考驗。
3月31日,夏廈精密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小模數齒輪及其傳動部件在人形機器人中應用廣泛,具有良好前景。公司目前在加強機器人相關產品的技術研發,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機器人相關產品業務的開展,致力與全球優質客戶建立合作。
3月31日,麥格米特新增“機器人概念”。入選理由是:根據2022年6月30日互動易回復:公司相關業務為智能數字焊機業務,該產品與機器人配套成為焊接機器人,公司相關產品在機器人焊接領域已持續6年行業配套第一,汽車制造領域使用焊接機器人是該產品的應用場景之一。
3月31日,凌云光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在機器視覺領域的算法持續取得突破,通過“模式識別+深度學習”的結合,提升了算法模型的學習效率、迭代速度,并降低了應用成本。此外,公司與宇樹聯合推出的具身智能數據采集解決方案,依托FZMotion動捕系統與宇樹機器人本體,助力人形機器人實現商業化落地。
3月31日,擎朗智能在全球落地10萬余臺專用服務機器人后,宣布強勢切入人形機器人,轉型成為一家擁有全球化多形態多品類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
3月31日,中信重工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其始終聚焦礦山重型裝備及特種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并在2024年成功中標柬埔寨某EPC項目,簽訂中鋼設備球團項目、加拿大金銀礦項目、保加利亞金礦項目、紫金礦業塞爾維亞礦山裝備項目等一批重大工程成套和裝備項目。
3月31日,均普智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對“均普智能制造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和“工業數字化產品技術升級應用及醫療機器人研發項目”進行延期,預計可達到使用狀態的日期分別調整至2026年3月和2026年9月。
3月31日晚,淘寶交個朋友直播間,字樹科技人形機器人G1作為AI機器人主播直播帶貨,售賣宇樹科技機器狗G02,包括AIR與PR0兩款商品五種組合,售價自9997元至21999元不等。1分鐘內銷售額超100萬元,直播進行了十多分鐘,最終成交額約190萬元。
3月30日,合肥市設立100億元未來產業基金,三年內投入20億元建設公共服務平臺體系,每年再拿出1億元專項資金補貼智能機器人企業研發成本,全面推動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3月30日,挪威機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稱,計劃啟動其人形機器人Neo Gamma的家庭試驗,并計劃到2025年底在數百個住宅中部署該機器人。另外,1X Technologies目前正收購另一家機器人公司Kind Humanoid,以加速家用機器人研發。
3月29日,由優艾智合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創立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究院首次對外公布團隊打造的人形機器人矩陣,并亮相其中一款輪式人形機器人——巡霄。
3月28日,“武漢新型技術改造公共服務平臺暨武漢未來工廠推廣中心”在格創東智揭牌。揭牌儀式后,武漢市經信局、格創東智、電子一所湖北賽昇、國機機械規劃研究院等四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在標準制定、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領域深化合作。
3月28日,金沙江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嘯虎表示:“我們正批量退出人形機器人項目。具身智能現在特別火,但其覺得商業路徑還是不清,尤其是人形機器人。”
3月27日,包括特斯拉、波士頓動力在內的多家美國機器人公司代表在國會山會見了美國議員,并敦促美國開啟一項國家機器人戰略。
3月26日,廣汽本田開發區新能源工廠落成典禮暨全新電動車型P7下線儀式舉辦。沖壓車間采用全伺服生產線秒生產一個/一對沖壓零件,零件生產完成后由機器人完成100%自動裝箱;焊裝車間實現焊接100%自動化,應用行業首創的焊接AI檢測,確保車身焊點100%合格。
3月21日,鳴志電器宣布全球總部項目正式奠基,總投資超過10億元人民幣。項目投產后,鳴志電機在高精密伺服電機、空心杯電機、無刷直流電機等領域的產能和技術水平將顯著躍升,預計年產值將突破20億元。
3月29日,大華股份發布2024年年報。2024年其營業總收入為321.81億元,同比下降0.12%。歸母凈利潤為29.06億元,同比下降60.53%。
達闥此前被自媒體曝出數百人獎金未發組團討薪質疑陷入停擺危機,達闊于4月1日回應該消息。根據達闥機器人披露數據,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約6億元,2025年待簽約及新簽訂單金額達2億-3億元。達闥機器人表示,盡管短期內遭遇資金流動性挑戰,公司仍堅持在機場服務、醫療輔助等領域完成商用交付,為未來大規模應用積累經驗。
4月2日,越疆機器人推出全新升級的CRAF智能力控協作機器人,以自研智控算法為核心,一體化內嵌傳感器,全面革新力控協作體驗,“0安裝、0部署”,實現開箱即用的“智控新范式”。
4月2日,海康機器人發布全新升級的SC1000系列視覺傳感器,無需客戶端,一鍵即可自動創建檢測方案,60s內完成操作,高效解決行業難題。
4月1日,拓斯達宣布,將在4月15日—18日,攜首個高速包裝行業智慧注塑自動化產線方案亮相CHINAPLAS 2025國際橡塑展。方案整合多個工序:注塑成型—取料堆疊—套袋包裝—貼標—開裝箱—封箱—智能碼垛工作站,實現高速包裝生產全流程閉環。
4月1日,非夕科技宣布,即日起,拂曉Rizon將全面接管非夕所有社媒賬號運營工作。作為社媒運營機器人,拂曉具備:24小時不間斷沖浪能力、精準熱點捕捉算法、永不疲憊的創作狀態、但依然會卡在驗證碼環節。
4月1日,跨維智能宣布,其在具身智能領域的前沿突破,即“一次示教即會”(You Only Teach Once,YOTO)。YOTO是行業內基于3D VLA,并且無需機器人硬件或遙操設備,就能快速形成雙臂協同、多技能、長程復雜任務泛化能力的工作。
3月27日至31日,在2025年中關村論壇的科技展區,梅卡曼德(Mech-Mind)機器人公司展示了其最新研發的Mech-GPT機器人大腦和Mech-Hand多指靈巧手,搭配Mech-Eye機器人眼睛,展示出強大的泛化性,能應對十分多樣的任務,能識別和操作種類繁多的物體。(點擊查看詳情)
3月31日,普渡機器人發布了全球首款商用場景類人形具身智能服務機器人閃電匣Arm。該款機器人在普渡旗艦專用型商用服務機器人閃電匣的基礎上,集成了移動、操作、交互多技術棧,具備泛化操作能力,能夠在酒店、樓宇、餐飲、零售、醫療等各類商業場景中完成多種任務。
3月30日,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刊登了一項重磅突破:來自EPFL、代爾夫特理工、MIT等頂尖研究機構的團隊,開發出了一款名為PAWS的四足機器人,僅用4個電機就能控制12個關節,實現了接近生物的自然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