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有超150臺人形機器人同臺“出道”,這是國內人形機器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亮相。
同時,隨著A股機器人第一股消息的出爐,人們對人形機器人的熱情被進一步點燃。在業內人士看來,人形機器人未來的技術和產品突破值得期待。
7月18日,中國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民用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已開啟上市輔導,中信證券為輔導機構。
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宇樹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王興興,其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權,并通過上海宇翼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控制公司10.9414%股權,合計控制公司34.7630%股權。按照輔導工作安排,中信證券將在今年10月至12月對公司是否達到發行上市條件進行綜合評估,協助公司按相關規定準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申請文件。
今年5月28日,宇樹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名稱從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舉被認為是開啟上市輔導的準備條件。
根據公司官網介紹,宇樹機器人是一家民用機器人公司,專注于消費級和行業級高性能通用腿式和人形機器人、六軸機械手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宇樹科技目前已提交國內外專利申請200余項,其中授權專利180余項,在電機、減速器、控制器、激光雷達等機器人關鍵核心部件和高性能感知、運動控制算法方面實現了全面自研。
天眼查數據顯示,當前,宇樹科技已完成10輪融資,最近一輪為今年6月完成的C輪融資。截至目前,中國移動、騰訊投資、阿里巴巴、螞蟻集團、吉利控股、美團戰略投資部、深創投、上海科創基金、北京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等參與宇樹科技投資,融資金額接近7億元人民幣,投后估值超120億元。此外,今年以來,宇樹科技在天眼查上共有79條中標信息,招標方主要為產業端和高校。
7月8日,上緯新材發布公告稱,上海智元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智元機器人運營主體)擬通過公司及其管理團隊共同出資設立的持股平臺,以協議轉讓和要約收購的方式取得上緯新材控制權。這引發了外界對于智元機器人“借殼上市”A股的猜測。
當前,人形機器人行業在政策和市場的支持下發展迅速。在7月18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培育發展動能,推動人形機器人、元宇宙、腦機接口等未來產業創新發展,超前布局新領域新賽道。
除了近日舉辦的WAIC外,7月28日,全球首家機器人6S店在深圳市龍崗區開業,相比于傳統的4S店,6S店增加了租賃、個性化定制兩大服務,代表著機器人產業向著完善市場服務邁進了一步。
展望未來,摩根士丹利在研報中稱,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和制造中心,2024年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470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40%。預計到2028年將增至108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3%。
瑞銀中國工業分析師王斐麗表示,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保有量將超過3億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規模將達1.4萬億至1.7萬億美元。在王斐麗看來,人形機器人技術瓶頸的突破和產品的快速迭代還需要等待超5年的時間。
“我們認為,得益于規模效應增強和供應鏈改善,人形機器人的銷售價格和使用成本可能在未來20年內下降超70%,從而刺激需求,尤其是普通消費者需求。”王斐麗表示。
“人形機器人或許并不能大幅提升生產力,但有望拓展應對人口結構制約的可行方案范疇,并重塑低生產力行業中資本與勞動力的互動方式。人形機器人短期內不太可能產生顛覆性影響,反而是應對結構性瓶頸的有效方案,尤其是在對老齡化社會至關重要的服務領域。”王斐麗對記者表示。
Bsports必一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