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該公司近期獲國際集團戰略入股,本次投資由LG電子(LG Electronics)、韓國未來資產集團(Mirae Asset)聯合領投。根據公開信息,這是LG電子在具身智能領域全球首次對外布局。
這已是近期智元宣布的第二筆戰略融資。7月15日,智元宣布獲得了正大機器人的戰略投資。正大機器人將助力智元機器人在生命科技、新零售、新消費、康養服務等垂直領域,進行全場景業務的探索開發。
國際資本戰略入股的同時,智元機器人本身也在布局出海業務。智元機器人合伙人、具身業務部總裁姚卯青近期在接受上海證券報等媒體采訪時透露,智元已經啟動出海,產品從今年開始往海外交付,目前在北美、歐洲、中東、日韓、東南亞等地已有一些布局。“因為人力成本的因素,他們也很積極地擁抱新勢力,主要應用場景包括汽車行業、零售行業、服務行業等。”
智元機器人為國內人形機器人“第一梯隊”選手,目前擁有遠征、精靈、靈犀三大機器人家族,產品覆蓋交互服務、工業智造、商業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種商用場景,預計2025年出貨量將達數千臺。
在一級市場中,智元機器人年內已經斬獲多輪融資。今年5月,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京東和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參與了智元機器人新一輪融資,紅杉資本、上汽創投、TCL等老股東超額追投。在此之前,智元機器人還完成了由騰訊領投的一輪融資。該輪投資另有多家產業方及老股東跟投,包括龍旗科技、臥龍電驅、華發集團、藍馳等。
與此同時,智元機器人還在二級市場掀起不小的波瀾。7月8日晚,上緯新材發布公告稱,智元機器人擬通過公司及核心團隊共同出資設立的持股平臺,以協議轉讓和要約收購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權。待本次股權交易完成后,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及其管理團隊共同持股的主體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鄧泰華。
受此消息提振,創出連續10天“20cm”漲停的紀錄,成為今年首只“十倍股”。
不過,7月30日晚,上緯新材發布公告稱,因公司股票價格自2025年7月9日至2025年7月30日期間多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及嚴重異常波動情形。為維護投資者利益,公司將就股票交易波動情況進行停牌核查。公司股票將于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3個交易日,自披露核查公告后復牌。
公告稱,目前,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但近期公司股票交易價格已嚴重脫離公司目前的基本面情況,投資者參與交易可能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
7月28日,姚卯青在接受上海報等媒體采訪時透露,智元機器人目前線臺,且挖掘出一些具備可行性、能夠充分發揮具身機器人大模型泛化能力的落地場景。
近期,在物流領域,智元機器人最新獲得德馬科技數十臺精靈G1訂單,用于倉儲分揀;在汽車制造領域,某中部車企采購數十臺遠征A2-W,替代高危搬運工種;在商業服務領域,中國移動斥資7800萬元訂購200臺遠征A2,部署于全國營業廳承擔導覽工作。
如何看待當下的產業節奏?姚卯青曾在蔚來等車企就職,在他看來,從技術和商業化角度而言,具身智能所處的當前產業階段與2015年前的智駕非常相似——大量的新角色進入,同時,技術還在不斷進化。2023年1月,姚卯青提出,智駕要做端到端,并在不久后判斷智駕行業趨于技術飽和,具身智能是下一個拐點,所以他在2024年切入具身智能領域。
“大部分我認識的人都開始做機器人,少部分還在做智駕,少部分人對具身智能蠢蠢欲動,他們都在‘抄我作業’。”姚卯青打趣道。
在他看來,下半年是具身智能行業“交卷”的時間節點。“現在出來的團隊也很多了,很難說到底誰的能力比較強,最主要的方式是實戰檢驗。很多頭部公司,像智元做到一個比較高的估值水平,營收以及效果就會成為被關注的點。下半年,具身智能行業會密集進入到真正的‘交卷’階段。”
Bsports必一體育
對于國際市場,姚卯青透露,智元已在關注出海業務,目前在北美、歐洲、中東、日韓、東南亞等地已有一些布局。“因為人力成本的因素,他們也很積極地擁抱新勢力,主要應用場景包括汽車行業、零售行業、服務行業等。”
Bsports必一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