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駕駛領域,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存在一個認知誤區:在標桿車企華為、特斯拉、蔚小理面前,傳統車企沒有一戰之力。
果真如此嗎,今天按照重要程度從低到高的順序,從算力、算法、數據三個層面,給大家捋一捋這種認知背后的邏輯到底成立不成立。
皮衣教主黃仁勛說TOPS就是新的馬力,華為說算力就是數字世界的生產力,做自動駕駛的朋友們說,訓推一體的算力是煉丹-訓練模型-的神兵利器。
作為一種可用于各行各業的普惠型生產工具,算力中心的成本需要通過來自多個行業的客戶進行合理的分攤。
所以,算力中心基本上都壟斷在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百度等云計算產業巨頭手里面。
除了華為和百度,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勢力,幾乎所有本土車企的算力都依托于各個云計算巨頭,或者采用算力租用的形式,或者采用共有共建的方式。
比如,小鵬汽車的算力來自阿里云,理想汽車和長城毫末智行來自字節旗下的火山引擎,蔚來汽車的算力來自騰訊云。當然也有自建的,比如吉利汽車的星睿智算中心。
從算力數據來看,小鵬汽車2022年8月份公布的算力是600P,目前沒有具體的更新數字,在3月份召開的的英偉達GTC大會上,理想汽車公布的算力為1400P。
在4月份召開的第2屆汽車人工智能大會上,長城汽車公布的算力是1600P。
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的算力是810P,不過,吉利長興數據中心的總算力是2000P。
至于大家最關心的比亞迪,它的算力數據一直是個謎。大家也看到了,吉利、長城這些傳統車企和蔚小理比,算力只高不低。
當然還有華為和特斯拉,在2024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發布會上,華為公開的用于自動駕駛的算力為3500P。
在2024年一季度財報發布會上,特斯拉公開的數據為等效三萬五千張H100,每張H100的算力高達1P,算下來特斯拉的算力為35,000P。
看到這個數字不要驚訝,特斯拉打算到今年底把算力推廣到100E,也就是10萬P,沒辦法,有錢就是這么豪橫呀!
面對華為和特斯拉,蔚小理是痛苦的,想比“遙遙領先”還要領先,實在是“臣妾做不到啊”。
面對傳統車企,蔚小理又是幸福的,因為在自動駕駛算法上,它們具備一定的領先優勢。
要搞清楚蔚小理領先在哪里?首先要明白自動駕駛算法這些年經過了怎樣的演變。
以特斯拉和華為作為參考標桿,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經歷了基于分散感知+后融合的2D感知到3D BEV,再到占用網絡,再到端到端大模型的技術路線年,特斯拉率先實現BEV,實現了車周環境感知從2D相機空間到3D BEV空間的轉換。
2023年,馬斯克借著一場約架扎克伯格的直播推出端到端形式的FSD,震驚了整個車圈,并直接引發了智駕技術路線爭相轉向端到端的浪潮。
受限于芯片原因,華為2022年實現BEV,比特斯拉晚了一年,2023年4月發布的ADS 2.0推出國內首個基于多傳感器融合方案的占用網絡。
2024年4月份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發布會上,華為宣布下一代乾崑ADS 3參數圖片).0采用感知一張網+決策規劃一張網的端到端方案,業界普遍預計,ADS 3.0將首發搭載在不久后上市的享界S9上面。
蔚小理這邊,全量推送了城區NOA的蔚來和小鵬實現了成熟的BEV+占用網絡,因為這是全量推送的先決條件,計劃第2季度實現全國都能開的理想汽車稍微落后一點。
傳統車企這邊,比亞迪、吉利、長城都已經自研實現了BEV,當前正處于打磨占用網絡的階段,根據比亞迪智能日上楊冬升的說法,比亞迪將在今年推出成熟的BEV+占用網絡方案。
按照比亞迪一貫少說多做、務實低調的宣發風格,今年肯定能完成向占用網絡技術路線的切換。
在權力的游戲里,“小指頭”說混亂是向上攀爬的階梯,但在正常的社會里,知識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對全面神經網絡形式化的自動駕駛系統而言,知識隱藏在駕駛場景片段形式的數據里,經過模型訓練后,被壓縮進模型的參數文件里。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目前,自動駕駛已經全面進入了數據驅動的3.0時代,在這種開發新范式下,數據為王、場景為尊,在自動駕駛算法收斂于BEV+OCC,算力架構收斂于CPU+GPU+NPU異構計算的背景下,數據自然而然地占據了最高的優先級。
之所以數據如此重要,是因為神經網絡基于有樣學樣的機制,不給它數量足夠多、質量足夠高且分布性足夠豐富多樣的數據,模型的能力有可能會出現回滾。
特斯拉自動駕駛部門前負責人AK大神也曾經說過,神經網絡的性能能否進一步迭代,關鍵在于數據的數量、質量。
實車采集數據的數量和車型的銷量密切相關,我們可以拿一組車企進行一下銷量對比。
傳統車企這邊,銷量最好的比亞迪2023年的銷量超過了302萬輛,新勢力車企這邊,銷量最好的理想汽車2023年銷量超過了37萬輛,兩者之間大概是8:1的關系。
因為,實車采集數據和輔助駕駛系統緊密綁定,數據格式又和傳感器配置密切相關,車型數量少、傳感器配置統一的新勢力車企通過同一套傳感器系統采集到的數據的數量并不一定少于傳統車企。
蔚來和理想汽車的售價比較高,主打智能化標簽的小鵬汽車主要面向年輕先鋒群體,蔚小理旗下車型的主要銷售地分布在一二線城市,相比之下,傳統車企銷售地域橫跨一二三四線城市。
也許有人發現了,本文通篇都是在比較傳統車企和蔚小理,沒有把華為和特斯拉拿出來比,說句實在話吧,傳統車企追平蔚小理的自動駕駛水平就可以了,追趕華為和特斯拉?還是洗洗睡吧。